方回
【译文】 扬雄写《太玄》,邵尧夫注《皇极》。温公之易称《潜虚》,观物行成有七变。环圆其形刳其中,圆则能转中则容。譬如门牡必有牝,环中居士心与同。车各双轮三十辐,与之运行谓之毂。毂之两端凿窍穴,良工于此膏其轴。老子教人举一隅,庄子推广言户枢。圆而能容无滞碍,大德若容百川输。居士易应有师授,言人咎休顷刻究。厥祖三世登巍科,乃翁八旬享高寿。环外人赋环中篇,何时吴门吾过船。携酒与汝谈此事,月窟天根玄又玄
【注释】 轲:轲者,指战国时的大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孟子。他主张“仁政”,认为王道政治是得民心的最好手段。 不传忽复传:孟子死后,由其弟子万章等传述其学说,后因朱熹等人注解,又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经典。 一灯垂天穷:比喻学问高深莫测。 二程张子: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大师张载都是孟子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 南渡前有濂溪翁:宋代大儒周敦颐,号濂溪
【解析】 此诗为题画诗,是诗人观郎川纪胜图后作。诗中描绘了郎川地区自然风光的优美和人文景观的丰富,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第一联“维汝明父起宗父,古润尝僚佐农扈”,意思是说:你(指诗人)的父亲曾经担任过地方官职,你也曾辅佐农民从事耕作。 第二联“酾酒金山焦山寺,□马升州扬州府”,意思是说:在金山寺旁斟酒,在焦山寺下骑马。 第三联“歌诗千百南北传,一别十年散还聚”,意思是说:诗歌流传于南北各地
【诗句解读】 送张仲实宜兴州教授 天未丧斯文,遁翁续思孟。 戒慎恐惧传,源流独也正。 □□中节情,未发为善性。 人己不睹闻,了无一可侦。 上璧□□朗,下譬深渊靓。 尚复有形迹,两物相照映。 人心统性情,本□垢可净。 鬼神不能知,匣中未开镜。 所以古君子,一恬□□□。 学者当此时,养之惟以敬。 述者于兹明,作者于兹圣。 三畏孰为首,战兢保天命。 武林子张子,早执文□□。 □□将相家,炎绍四大姓。
【注释】 赠秋蓬 :赠别之意。秋蓬,即蓬草,随风飘荡,无根无蒂,比喻身世飘零,四处漂泊。 人生兮若蓬,摇落兮秋风:人生就像蓬草一样飘摇不定,被秋风所摧折。 或南兮或北,忽西兮忽东:有时向东,有时向西,生活没有规律。 潦水:大泽或湖泊。 太空:指天空。 天翔:像飞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征鸿:远行的鸿雁。 地泄:大地。 鸣蛩(qióng):蟋蟀。 一气:天地间万物的本源之气。 曾不由夫我躬
【注释】 □□成都府治元帅堂,绿竹含箨新出墙。今古诗人第一□,幕属工部员外郎。 □□□酒樽,主宾遨晚凉。上句雨洗娟娟净,一扫人间尘土黄。 下句吓破严武胆,解道风吹细细香。竹净易见香难说,此□撩天鼻孔长。 我知横溪□□□,□□少陵先生鼻。不徒□此君之佳色,又能识此君至清之□。 然则是又不徒识此君之清气,而能识此君之真味,识此君之深意者欤。 下一转语参此禅,敢问竹香云何细而细。 【译文】
【注释】 □:地名,即今湖南。衡湘:即指湖南。刘仲鼎:作者的朋友。四首:此为第四首。 【译文】 你向湖南去,衡山湘水剩凄清,泪珠凝聚斑竹上,心中充满怨恨之情;骨寒葬鱼悲,心中充满悲伤之情。你学习循常式,师生整旧规,你为何不学孔孟之道,而偏学道家之术呢?你这样做,没有实际意义,只是无谓的虚妄之举。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挚友刘仲鼎时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厚情谊。 开头两句写送别之时的心情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刘仲鼎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心情和祝福。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1. 浏阳吾未到,畴昔到长沙: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尚未到达浏阳(今湖南省浏阳县)的地方,但是曾经到达过长沙。"浏阳"可能指的是浏阳河,而"长沙"则是指现在的湖南省长沙市。 2. 文定诸胡子,宣公故相□:这句话中的"文定"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的名字,"胡须"可能是指他们的头发
送郝同知 我曾是尘俗的卑贱之人,在壬戌年中,我以甲科第一名的身份降为乙科第二名。 宰相以为我有私心,而实际上我只是见其怒意出己之臆。 汉东掌教大洪山,寄名帅幕隶书函。 郝陵还鄂舣安陆,燃火高岸夜伐荻。 当时大约有一二个人,他来信说要派人来急递书信。 阃公拆看后深感忧愁,因郢州新丧一位二千石的官员。 郝□盖代真人豪,养士万数马千疋。 边头失此老豪杰,导致襄阳失守。 世事轮云勿叹嗟,郢州诸子我都认识
送李伯英 八十三岁李鹤田,我兄事之后八年。 有弟有弟来见我,我亦待之如弟然。 注释:八十三岁的李鹤田,是我哥哥的后辈。他的弟弟来拜见我,我也像对待兄弟一样对待他。 鹤田鹤田真神仙,读万卷书忘蹄筌。 钩银画铁笔下字,咳珠唾玉胸中篇。 注释:李鹤田真是一位神仙,他读过万卷书籍却忘记了读书的目的,他手中的笔就像钩和银、画和铁,笔下的字如同吐出的珍珠和唾沫,心中充满了诗篇。 维伯英甫父深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