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手法及风格等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题;然后结合注释和提示分析诗歌手法、表达的情感以及艺术效果;最后结合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答案】 ①“往讹足可戒”,指出前人的错误可以作为鉴戒。②“夙是政宜肖”,意思是我平生的学问应该像《诗经》一样,质朴无华而富有真情实感。③“郊霓纵劣约”
秀亭秋怀十五首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 乐兮携佳人,樽酒相追随。 惨惨古戍暮,烟寒秋角吹。 悲从此中起,孤游偶臻兹。 城南百尺楼,前是未有之。 城外两三冢,新葬复是谁。 往者已足鉴,百世悬可知。 诗句释义 1. “乐莫乐登高,亦复悲莫悲。”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矛盾的情感,一方面享受登高的乐趣,另一方面也体会到悲伤的情绪。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不同境遇的感受。 2. “乐兮携佳人
【注释】 秀亭:诗人的别墅。秋怀:秋天的情怀。十五首:这是一首五言绝句。 孰是:谁是谁非。身自由:身体上的自由。 贫贱不遑安:指贫穷卑贱时,无暇顾及安逸。迫口腹谋:为了充饥而奔波谋生。 万事已云足:指生活所求都已得到满足。心火炎不休:内心烦闷燃烧不息。 朝服寒食散:在早晨穿着寒食节的衣服散着步。郁仪楼:一种建筑,位于洛阳东市里。《后汉书·逸民传》中记载,周术(字子阳)住在洛西,常到东市买酒喝
秀亭秋怀十五首注释: 秀亭秋怀十五首,即《秀亭秋兴十五首》。秀亭是诗人在江西建昌府的寓所。诗分上下两卷,上卷共五首,下卷共十首。 “去年醉家山”四句:“去年”,谓前一年。“家山”,故乡之山。“有菊”,言有菊花盛开。“馀千本”,言有一千朵菊花。“客中”,指居官在外。“亡是”,无是处或无所是。此言居官在外,无所是处,只有菊花可赏。“草䔿”,一种草名。此言居官在外,所见皆荒草野花,无甚可观。
【注释】 1.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这是一首和陶渊明的诗,共二十首。 2. 生死乃常理:生与死是自然规律。 3. 兴亡殊似之:兴衰存亡相似。 4. 火乌化王屋:比喻帝王将相如火乌般变化无常。 5. 鼎迁亦有时:指帝王更替也有时运。 6. 骊山发金雁:骊山有金雁出没。 7. 汉陵复如兹:汉陵也像这样。 8. 丹成云得仙:丹药炼成之后,就可以飞升成仙了。 9. 虚冢令人疑:没有实物的墓冢让人怀疑。
秀亭秋怀十五首 薜荔络奇石,芙蓉艳荒垣。 寓目信所之,行行陟秋原。 南州八九月,已凉仍复暄。 林树略改色,沙湍才减痕。 忆在朔漠日,疲马风尘奔。 夜汲长城窟,晓涉滦河源。 老身冻欲死,其劳不可言。 【注释】 薛荔:一种蔓生植物,可编席。 芙蓉:荷花的别名。 寄目信所之:意思是看着自己的目光。 行行:走走停停。 南州:指南方州郡。 八九月:指农历九月或十月初至十一月初。 已凉:已经凉爽了。 仍复暄
秀亭秋怀十五首 秋风西北来,一夕几万里。 湛湛长江枫,落叶逝流水。 自非贞劲草,颜色槁欲死。 时当蛰蛟龙,么么况蝼蚁。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空褚乏裳衣,敝絮谁与理。 阳春何日还,悲哉远游子。 译文: 秋天的风从西北吹来,一夜之间跨越了万里之遥。 长江边高大的枫树摇曳生姿,树叶纷纷飘落随水而去。 不是所有的草木都能经受住严寒的考验,它们的颜色会变得枯黄甚至干枯死亡。 正当大地开始沉睡的时候
诗句解释及赏析 1. 积闷何可遣,高峰上云端。 - 注释:心中的郁闷无法排解时,我站在高山之颠望着云端。 - 赏析:《登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处俯瞰世界的景象,通过“高峰”和“云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心境。这里的“积闷”可能指内心的忧郁或烦恼,而“上云端”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试图超越现实困境的愿望。 2. 水南彼何所,缥渺浮孤烟。 - 注释:远方的水那里是什么
【注释】 1. 秀亭:作者自号。 2. 秋怀十五首:即《秋怀十首》。 3. 意会:领会、领悟。 4. 顾视:回头看。 5. 顷刻:很短的时间。 6. 腹空犹有皮:指虽然树的肚子空空,但皮还完好。 7. 髧如枯发垂:形容头发像枯萎的树枝一样下垂。 8. 侍者一童子:指一个仆人。 9. 髧(jìng):同“髻”,古代男子的发型。 【赏析】 此诗是组诗《秋怀十首》的第一首。全诗以咏物起兴
【注释】 家富敌万乘:家财雄厚,可以与万乘之国匹敌。 吾尝见其人:我曾经看到过这个人。 生死握国柄,不复如人臣:生死掌握国家大权的人,再也不像普通人那样了。 自谓磐石安,扫灭随埃尘:自己认为像磐石一样安稳,扫除了一切尘埃污垢。 岂恃狙诈:难道是凭借狡诈吗? 政用祸尔身:政治上使用祸害你自己啊。 尔身一腐鼠,原野何足陈:你这个人就像一只腐烂的老鼠,原野上又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歌姬事别主,画堂生荆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