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诗句释义 天欲兴苍姬,一家三圣人。 - 天欲兴苍姬:指天命将要振兴一个伟大的家族。 - 一家三圣人:家族中有三个有德行的圣人,即家族领袖和家族成员。 扶持用礼乐,行苇于焉臻。 - 行苇于焉臻:在礼乐的支持下,道德行为得到提升。这里“苇”可能是指芦苇,象征道德品质。 有国八百年,终亦化为秦。 - 有国八百年:这个家族拥有国家长达800年。 - 终亦化为秦:尽管历史悠久
秀亭秋怀十五首 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 至今峨冕旒,万国奉蒸祭。 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 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 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 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 此口酒可浇,是事可以置。 注释: 1. 宣父:指孔子,尊称其为“宣父”。 2. 苦辛:形容艰辛劳苦。 3. 峨冕旒:形容帝王的冠饰华丽,冕代表皇帝的权威。 4. 万国:指全国各地。 5. 宰割诸侯王:指控制和治理诸侯国。 6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一 一室局户牖,古籍勤讨删。 郁郁忽不乐,扶杖登东山。 莽苍何所极,秋色天地间。 我欲出尘世,黄鹤无由攀。 注释:一个狭小的居室四面是窗户,每天勤奋地研究古籍。然而,心情却很郁闷,扶着拐杖登上东山。四周莽莽苍苍一片无边无际的景色,秋天的颜色充满了天地之间。我渴望离开尘世,但黄鹤却没有机会飞到我的身边。忧愁从空中传来,嵂矹难以宣说出来。心中开阔了,步伐变得狭窄起来,环顾四周
秀亭秋怀十五首 赏析:方回诗歌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探究 1. 诗篇背景与创作动机 - 高台巍峨远眺望 - 荒径丰茂草剪除 - 秋意豁然胸中幽怀抱 2. 意象解读与深层含义 - 诗句意境与象征意义分析 - “纤纤刺绣女”象征与寓意探讨 - “物重干将去”比喻与象征手法 3. 语言风格与艺术特色 - 古体诗与近体诗对比 - 韵律和谐与音韵美感 - 简洁明快与含蓄深远 4. 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 -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其内容如下: 诗句: 1. 是日天明复书 - 今天天亮后再次写信。 2. 一夕不饮酒,至晓不能眠 - 一整夜没有喝酒,到了天亮还是睡不着。 3. 无疮体自痒,若有虫啮然 - 没有伤口的地方也会感到瘙痒,好像有小虫子在咬。 4. 黠鼠肆侮慢,鸣斗窥馀饘 - 狡猾的老鼠放肆嚣张,对着剩下的食物叫个不停。 5. 书灯稍已暗,一萤窗隙穿 - 书房里的灯光渐渐暗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酬柳柳州赠别》。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六籍讨雅奥,百家穷怪奇。 - 六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探讨雅致(文雅、庄重)和奥妙(深奥、复杂)。 - 百家(指各种学说或学派),追求奇特(奇异、古怪)的事物。 2. 江沱马尘合,毛釐无所施。 - 江河(长江和沱江)上尘土飞扬,马儿在尘土中奔跑。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五字,韵脚为平声韵,整体押韵。 诗句释义: 1. 八月二十日晓起 - 描述的是清晨醒来的情景。 2. 夜阑不能寐,鸡鸣垂欲三 - 夜晚难以入睡,到了凌晨三点左右才听到鸡鸣。 3. 起步秋月影,寒发何毵毵 - 开始走路时发现月光映照下的树影,以及寒冷的天气下头发变得很长很乱。 4. 斗柄落山北,参旗挂庭南 - 北斗星的位置已经落到山的北面
存心具饮 朝雨复暮雨,暑气日已微。 凉轩水□爽,幽坐延秋晖。 孤抱无一惬,前事有百非。 可读书本少,能言士尤稀。 积倦蠹帙翻,久辍犀柄挥。 吾儿忽具饮,山茹姜葖肥。 青瓷古茗器,十觞联若飞。 此生老且死,所幸岁不饥。 似闻吴中潦,米价良足唏。 东游岂不快,何如且言归。 一醉未易得,家贫今典衣。 典衣亦常事,冥心甘息机。 注释: 1. 朝雨复暮雨:早上的雨和晚上的雨。 2. 暑气日已微
我家歙山下,不满五顷田。 捐弃已过半,岂不为子钱。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万卷,荒凉馀数椽。 借使尽售之,事亦关诸天。 平生鄙货殖,黄金散如烟。 孰知两鬓雪,枯肠几不柅。 无忧恐难老,故遣百虑煎。 乐者未必寿,死返在我先。 属有客语我,法当营冢阡。 儿曹勿过计,葬穴自有缘。 只鸡可以祭,故絮亦足缠。 但戒效俚俗,佛事徒喧阗。 文公有家礼,夙已书诸篇。 父贫至累子,能不心恻然。
秀亭秋怀十五首 高台何巍巍,远眄千里道。 长夏绝游朋,荒径丰茂草。 菑翳一以剪,秋意豁幽抱。 能赋昔为谁,今死骨已槁。 魂兮果何之,言语空媚好。 我欲有所酌,适值樽中燥。 焉得瓢天浆,伊人共倾倒。 注释: 1. 高台: 高大的楼台。 2. 远眄: 远远地看。 3. 长夏: 指夏季。 4. 丰茂: 繁茂。 5. 菑: 割草。 6. 伊人: 代词,他/她,指前文提到的某个人。 7. 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