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
至今峨冕旒,万国奉蒸祭。
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
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
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
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
此口酒可浇,是事可以置。

秀亭秋怀十五首

宣父老于行,苦辛定六艺。

至今峨冕旒,万国奉蒸祭。

当时困在陈,粒粟不能致。

宰割诸侯王,重瞳气盖世。

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

焉知千金首,乃为马童利。

此口酒可浇,是事可以置。

注释:

  1. 宣父:指孔子,尊称其为“宣父”。
  2. 苦辛:形容艰辛劳苦。
  3. 峨冕旒:形容帝王的冠饰华丽,冕代表皇帝的权威。
  4. 万国:指全国各地。
  5. 宰割诸侯王:指控制和治理诸侯国。
  6. 重瞳:指拥有两个瞳孔的人,古代认为这种人有帝王之相。
  7. 烧纪:焚烧律令,这里指制定法律。
  8. 烹周:煮食周朝的文物,比喻毁灭或破坏。
  9. 千金首:形容珍贵之物,这里指金钱。
  10. 马童:古代侍从官员的称号,这里指侍候马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秀亭秋怀十五首》中的第五首,诗人通过对孔子生平事迹的描绘,表达了对孔子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孔子的辛勤努力,以及他的伟大成就,如制定六艺、教化万国等,展现了孔子的伟大形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孔子遭遇的感慨,如在陈地困顿时,无法获得粒粟;宰割诸侯王,却拥有重瞳气盖世;烧纪不啻虱,烹周仅若彘等,都反映了孔子所处时代的艰难困苦。最后,诗人以金钱和马童来对比,指出这些世俗之物与孔子的伟大成就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