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武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四川忠州(今四川忠县)的一所学府所作的。朱熹是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宋明理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他一生倡导和实践儒家学说,致力于教育事业,曾任江西南溪、铅山等地方官,又曾为福建漳州知府、两广提点刑狱公事,后升任浙西安抚使兼知建康府。他在任职期间,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儒学,并著书立说,传播理学思想。 朱熹在诗中写道:“桃李种新阴,佳士如林,异日期为华国选”
【注释】 宁远府试院联:在宁远府的考场上所作的对联。 声教讫南天:声势已到南方的天空,意指声威遍及南方各地。 滇海通波:指云南省昆明市附近的滇池,这里借指云南省。 玉斧画河嗤往代:玉斧划过河流的景象,比喻治理国家的才能和手段。 文章溯西汉:追溯西汉时期的文章。 邛都按部:邛都是今四川西昌附近一个县名,这里是用邛都作地名来代表蜀地(今四川)。 锦衣谕蜀艳当年:指明朝开国将领傅友德平定云南叛乱后
【注释】: 邛崃(qionglai):山名。在今四川西昌市境。 孝、忠:封建时代对统治者的尊称,这里指忠君。 沉吟:沉思默想。 采黎雅:采诗于黎族地区。黎,指黎族。 恒风、恒雨:指恒河流域的风和雨。 斯文:这里指文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四川雅州府试院写的楹联。 第一句“名迹问邛崃,为孝为忠”,意思是:名作的足迹询问邛崃山,这是为了孝顺还是为了忠诚。邛崃山在今四川西昌市,山上有古迹
【注释】 雁塔:唐代长安城有雁塔。这里代指长安。 鸿题:大雁飞翔时,排成“人”字状。 千佛:千座佛寺。 泾南文盛:指泾县的文学繁荣。 马山:在今安徽怀宁北,相传此地有麒麟出没,故称马山。骥附:骏马相随,比喻贤能之士聚集一处。骖靳:骖,同“骖乘”,指驾车;靳,古代一种兵器,形似矛。行看:即“且看”。冀北空群:指冀州(今河北省)人才济济,如群英荟萃。 【赏析】 此诗为祝贺友人科举及第之作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绥定府试院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绥定府(地名)试院(考试场所)联 州升为府,增二邑于邻,旧治号通川,多士顾名,严辨夫闻也达也; 岁兼以科,阅三旬而毕,新知培艺圃,诸生勤业,慎戒乎暴之寒之。 注释: - 绥定府:指明代四川地区设立的多个州府之一。 - 增二邑于邻:指的是绥定府增加了两个邻近的县邑。 - 旧治号通川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诗歌的注释和译文进行具体分析,理解其含义。 本诗是一首七绝。前四句描绘了一个景象:成都的地势与蓉城相连,从前的贤哲仰慕先贤,讲学为官,至今书院犹存;后四句写今昔对比
眉州试院联 千载诗书域,坐修竹林中,尽饶佳土; 四贤桑梓地,问斜川集后,谁嗣高文。 注释:千载:千年,代指长久。坐修:静坐修身养性。竹林中:以竹子为象征的清雅之地。尽饶:极其丰富。佳土:好的土壤。四贤:指四位贤人。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常用来比喻故乡,也用作借指故乡。问斜川集后:指在斜川集之后寻找答案或者灵感。谁嗣高文:谁能继承并发扬高文的才华和精神。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情诗
史笔晋称良,何事阳秋尊魏统; 儒林宋有传,欲将剽锐化賨人。
到此间三水通流,激浊扬清,试向岷江分上下; 念当日诸戎即叙,咏仁蹈德,至今僰道被文章。
江汉钟灵,二千年天府廓名都,看大雅扶轮,渊云嗣响; 峨岷擢秀,廿四属人文循正轨,诏诸生鼓箧,邹鲁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