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升为府,增二邑于邻,旧治号通川,多士顾名,严辨夫闻也达也;
岁兼以科,阅三旬而毕,新知培艺圃,诸生勤业,慎戒乎暴之寒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绥定府试院联》。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绥定府(地名)试院(考试场所)联
州升为府,增二邑于邻,旧治号通川,多士顾名,严辨夫闻也达也;
岁兼以科,阅三旬而毕,新知培艺圃,诸生勤业,慎戒乎暴之寒之。
注释:
- 绥定府:指明代四川地区设立的多个州府之一。
- 增二邑于邻:指的是绥定府增加了两个邻近的县邑。
- 旧治号通川:指的是旧时的治所被称为通川(今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通江镇旧通川)。
- 多士:多才之士,泛指有才能的人。
- 严辨夫闻也达也:严明地辨别君子的名声和才能。
- 岁兼以科:每年举行科举考试。
- 阅三旬而毕:经过三个月的时间。
- 新知培艺圃:新的学生培养在艺术园地中。
- 诸生勤业:所有的学生勤奋学习。
- 慎戒乎暴之寒之:谨慎地避免过度的放纵和极端的寒冷。
赏析:
这首《绥定府试院联》描绘了明朝时期四川地区州升为府,增加两个邻近的县邑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学子的期望和鼓励。诗中的“多士”和“诸生”是对学者的尊称,表达了对他们才华和学识的赞美。同时,诗中还提到了科举考试,这是古代中国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教育制度。最后,“慎戒乎暴之寒之”则是对学子们的寄语,希望他们能够谨慎对待生活中的各种诱惑和困境,保持自己的品德和操守。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和人才的重视,以及对当地社会和学子的关心和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