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
赠钱牧斋少宗伯 汉苑文章首,先朝侍从臣。 三君同海岳,一老是星辰。 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 当时客渐进,文举气无伦。 陈窦圜中土,萧刘泽畔人。 蟪蛄喧日夜,兰桂历冬春。 旧学商王重,清流汉史均。 范宣谁让晋,卫鞅欲专秦。 独指孙宏被,仍污庾亮尘。 十年耕钓乐,七略较雠新。 当户无芳草,洪流逸巨鳞。 睚眦流訾訾,钩党报申申。 告密牢修急,经营伟节神。 霜华飞暑月,剑气彻秋旻。 明主终收璧
【解析】 本诗为作者送别方密之时所作。首联写诗人在与方密之相遇之时,两人都感到孤独寂寞,文坛上一片荒凉。颔联由二人的境遇联想到了历史上的北地和南州,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颈联用张瑶海和玉楼来比喻自己,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尾联以“枯槁”一词概括了诗人当时的心情,表达了对人生虚无、世事无常的感慨。 【答案】 译文: 仙才空自悠悠寂寞,文苑荒凉尽是古丘。 昔日汉体称誉北地,今日楚风遍布南州。
【注释】山花子:词牌名。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写景寓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全词意境幽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凄迷、落寞、孤寂的画面。下片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落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注释:并州出产的宝剑昨夜在匣中发出声音,燕国赵国的歌曲最悲哀。易水潺潺流淌,云雾缭绕着草地碧绿,可惜我无法为荆柯送去行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荆轲刺秦壮举的赞颂和纪念。首句写并州产的利剑昨夜发出了鸣声,这是以物拟人,暗示了诗人对荆轲的怀念;第二句用“悲歌最不平”来形容燕赵地区慷慨悲歌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这种英雄行为的赞美之情;第三句写易水河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同情之情。全诗语言简练
《幽兰草 · 序》是一首词的开篇,出自明末松江府华亭人陈子龙之手。该词以“词者,乐府之衰变,而歌曲之将启也”起句,指出了词在乐府衰落之后,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词的起源与演变 - 词的起源:词,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南朝乐府,后经唐代的发展,至宋代达到鼎盛。词的形式灵活,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思想。 - 词的衰退与复兴:晚唐时期
这首诗是一首咏叹自然景色与生命无常的诗。下面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1. 巫山窈窕青云端,葛藟蔓蔓春风寒。 - 巫山高峻秀丽,青天白云间,葛藤蔓延,春风吹拂着它们。 注释:巫山指的是中国湖北省境内的一座山脉,以其秀美著称,青云则指云雾缭绕。 2. 幽泉潺湲叩哀玉,碧花飞落红锦湍。 - 幽深的泉水轻轻流淌,仿佛在敲打着玉石;碧绿的花朵纷纷落下,红色锦缎一般的水流湍急。 注释:潺湲形容水声悠扬
三山迷汉使,更起白云坛。 环佩天风满,旌旗海日残。 草侵群帝静,月度九霄寒。 惆怅乘鸾者,焚香独夜阑。
夕宿淹长道,晨兴涉广川。 峡云昏草树,江雨杂人烟。 风急神娥庙,天寒津吏船。 溯洄洵可乐,思卜剡中田。
相逢班马鸣,三月出王京。 秉烛黄河岸,悲歌下相城。 风云双阙暗,花柳半江明。 突兀金台上,知君最不平。
乌啼征马动,曙色散滹沱。 海气通三岛,天风静九河。 沙平边草断,日澹塞云多。 百里无烟火,空村客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