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释】山花子:词牌名。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写景寓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全词意境幽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凄迷、落寞、孤寂的画面。下片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落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注释】山花子:词牌名。
杨柳凄迷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
【赏析】这首词是一首咏史词,写景寓情,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全词意境幽远,含蓄隽永,耐人寻味。上片写景,描绘出一幅凄迷、落寞、孤寂的画面。下片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落的担忧和无奈之情。
注释: 高寓公(指唐珙)来信询问我的近况。我恰好跟随石斋先生,在大涤山筑讲坛,流连了一整天,就写下这首诗报信。 三山迷汉使,更起白云坛。 环佩天风满,旌旗海日残。 草侵群帝静,月度九霄寒。 惆怅乘鸾者,焚香独夜阑。 释义: 高寓公给我来信询问我的情况,我正和石头斋先生在大涤山建讲坛,流连了一整日,于是写这首诗回复他。 三座山迷失了汉朝的信使,更加建造了白云坛。 环佩声随风飘荡在空中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和原因。颔联写诗人在江边与友人话别。颈联用“暗”“明”两个动词,写景中寓情,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之情。尾联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答案】 相逢班马鸣,三月出王京。 班马,指班固、贾谊等人的典故。班固、贾谊都是汉朝的大臣,被贬谪为郎官(皇帝的侍从官)。王京,古时称京都为王京。二月,古人认为万物皆生,所以二月称阳春。三月,古人认为万物皆成
【诗句释义】 冬日里,诗人跋涉至曹娥江。傍晚,在淹长的道上过夜,清晨起来,涉水渡过广宽的江流。 山峡中云雾缭绕,树木和草木都变得朦胧,江面上细雨纷纷,人们来来往往。 庙中神女祠的香火旺盛,江边渡口官员的船儿急驰,逆水而上真叫人高兴,思念着剡溪边的田地。 【译文】 傍晚时分,诗人在长道上宿夜;清晨起来,涉过宽广的曹娥江。 山峡中云雾缭绕,树木和草木都变得朦朦胧胧,江面细雨纷纷,人们来来往往。
注释: 仲春田居即事 其三:这是第三首描写春天田野的诗。 山樱荒馆静,岸柳荜门疏。夜雨深丹壑,春星动碧虚。 蓬蒿迟二仲,蘋藻吊三闾。叹息故人尽,无劳长者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田野的景象。前两句写景,后六句抒情。 “山樱荒馆静”,意思是山中的樱花落满空寂的院落,寂静无声。这里的“荒馆”指的是荒废的别墅或山庄。而“静”字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景象的感受。他看着满地的樱花,感叹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寒月 苦雾江潭合,明云天际开。 河流凝碧落,霜影拂楼台。 鱼海逢归雁,龙沙寄折梅。 汉家馀故垒,永夜照苍苔。 翻译: 在寒月的照耀下, 江面被浓雾笼罩,与天相接仿佛融为一体。 高高的明月悬挂天际,将光芒洒向大地。 江河水面如同凝固的碧玉般清澈透底, 霜花映照着楼台的影子,宛如轻纱飘舞。 在茫茫的鱼海中,一群归雁划过天际, 龙沙之上,一枝梅花寄托着离人的思念。 汉代留下的古城堡依然存在,
解析: 1. 诗句释义与注释: - “春风吹蕙草,送汝出瑶台。” 春风轻轻拂过蕙草,仿佛是在将你送离高高的玉台。 - “来往常相并,飞鸣何所哀。” 我们曾经常常并肩而立,现在却只能远远地听你的叫声,心中感到无比的哀伤。 - “香泥新岁浅,绮户隔年开。” 你曾经在香软的泥土中嬉戏,那扇华丽的门窗也只在去年才打开。 - “况有高楼妇,交河戍未回。” 何况还有我这样的高楼之妇,远方的战士还未归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交河: - 注释:地名,可能是唐代的交河县,位于今天的新疆地区。 - 译文:在交河(可能指交河县)附近。 2. 乌啼征马动,曙色散滹沱: - 注释:清晨时分,听到乌鸦的叫声和马匹的嘶鸣声,曙光洒在滹沱河上。 - 译文:乌鸦的叫声和马匹的嘶鸣声,晨光洒在滹沱河上。 3. 海气通三岛,天风静九河: - 注释:海上的气息传遍了三个岛屿,天空中的风平息了九条河流。 - 译文
仲春田居即事其五 濠上思庄叟,缑山忆子乔。种鱼浮碧屿,相鹤问青霄。 大道随时隐,雄心向晚消。所悲虞夏没,无地著渔樵。 注释: - 濠上思庄叟:濠上指在濠水边上,庄叟即传说中的庄子,此处指庄子的隐居之地。 - 缑山忆子乔:缑山是传说中的仙山,子乔是西王母的侍女,此处表示向往与庄子相似的超脱生活。 - 种鱼浮碧屿:种鱼指的是在碧绿的水岛上种植的鱼,浮表示漂浮在水面上。 - 相鹤问青霄
《晚秋杂兴三首·其二》是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的诗作,描绘了一幅深具诗意的画面: 诗句原文与解析: - 太行东出拥神京:描述了太行山的壮丽景象向东延伸,宛如拥抱着京城一样。这里用“拥”字形象地表现了太行的雄伟,同时暗指其对京城的守护作用。 - 古塞秋风右北平:提到古塞和秋风,展现了边塞的景色与秋天的气息。右北平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方位或地名,增添了地域色彩。 - 笙鹤已辞沧海使
仲春田居即事 其二 野色淡霏微,携筇更掩扉。 棠梨分晓月,杨柳弄春晖。 藉草乘双屐,当风试夹衣。 最怜烟景在,独与赏心违。 注释: 野色淡霏微:田野的景色淡淡的,微微泛着薄雾。霏霏,轻细貌;霏,云气低垂貌。 携筇:拿着手杖。筇,竹杖。 更掩扉:又关上了门。 棠梨:棠树梨子,这里指棠梨树。 分晓月:分辨出月亮的光辉。 杨柳弄春晖:杨柳的枝干摇曳着春天温暖的阳光。 藉草乘双屐(jié cǎo
【注释】: 九子铃:铜制的小铃铛,古代用以装饰衣服。小院:庭院。 牸(zéi)牛:母的牛。 玉机:织布机。 掷缕烛:用蜡烛点燃的线。 萦丝:缠绕在丝上,使丝绕成圈。 回程:回家。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妇女劳动生活的诗,描写了她们纺织的情景。 开头两句“小院风摇九子铃,临河长对牸(zi4)牛星”,描绘的是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风摇”与“长对”两个动作
【诗句释义】 山花子 其一: 1. 蝉翅宫绡傅体寒。 注释:用蝉翅膀的薄纱做的衣服,贴在身体上很凉。 赏析:此句描写了作者身着蝉翼薄纱衣服,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2. 琵琶掩面夜歌阑。 注释:用手遮住脸庞,夜晚弹琵琶唱到结束。 赏析:此句描绘了夜晚弹奏琵琶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对音乐的喜爱与陶醉。 3. 插得钿头新拨子,是红蛮。 注释:头上插着新的发簪,是红蛮族的人。 赏析
山花子·春愁 谩道春风不世情,愁中吹上鬓边星。归雁带来云外恨,断肠声。日暖平芜晴牧马,月明绮阁夜调笙。无限韶光多少泪,共谁评。 赏析: 这首词以“春愁”为题,通过描绘残春之景、借景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一腔遗恨。词的上片开头两句,通过杨柳迷离、晓雾中的迷离景象以及五更钟声的凄清,营造出一种凄凉衰飒的氛围。这里的“杨柳迷离”和“杏花零落”不仅是视觉上的描绘,更是情感上的投射
日暮江楼鼓角鸣。 帆开驿路引笳声。 十里回舟冰雪夜,尾舟行。 已订泊船三日计,相思彻夜二毛生。 预恐归程方逼岁,过江城。 【注释】: (1)壬午:乾隆三十五年。是年作者任安徽学政。 (2)阮亭:指钱谦益。 (3)见寄来韵:即用其原韵。阮亭为钱氏别号。 (4)鼓角:古代军中用鼓和号角作为信号的器具。 (5)帆开驿路:指船帆高张着驶向驿路。“驿路”泛指水陆交通要道。 (6)笳声:笛声。笳
【诗句解读】 1. 斗帐初垂懒卸头: - 斗帐:一种用木条交错编织而成的帐,形状像北斗星一样。 - 初垂:开始垂下。 - 懒卸头:懒得解开头饰。 2. 任他紫笺减秦篝: - 紫笺:通常指书信或诗歌的封面,这里可能指的是书信。 - 秦篝:秦地的篝火,可能指家中的灯火。 3. 帘外银河天似水,数更筹: - 帘外:指室外。 - 银河:形容天空繁星闪烁的景象。 - 天似水
【注释】 山花子:词牌名。又名“如梦令”、“忆江南”。 其二:词牌名中第二首。 寄程昆崙京口:寄给程昆崙(昆仑)的一封信,内容是写给他在京城(今江苏南京)的朋友。昆崙,即昆仑,古代对神话中的神山的称呼。 黄鹤山前黄鹤鸣。 黄鹤山:位于湖北武昌东北的一座小山峰。这里泛指武昌一带。 黄鹤鸣:黄鹤山前有黄鹤楼,故有黄鹤鸣之称。 杜鹃楼外杜鹃声。 杜鹃:一种鸟,常在春季啼鸣。 楼外杜鹃声
春转芳塘嫩绿匀。 空明窈窕足清沦。 似染薛家笺子过,带馀芬。 斜石束时生折势,落花点处漾圆纹。 流到红楼应小住,照微颦。 注释: 1. 春转芳塘嫩绿匀:春天到来时,芳草池塘里的嫩绿更加均匀。 2. 空明窈窕足清沦:清澈的水面显得空旷而幽深。 3. 似染薛家笺子过,带馀芬:仿佛被薛家的精美纸张染色一样,还带着淡淡的香味。 4. 斜石束时生折势:倾斜的石头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了曲折的形状。 5.
注释: 红亭:红色的亭子。 三面:三个方向。 小窗:窗户。 引莺儿:招引黄莺。 艳曲:优美的乐曲。 梦书:梦中读书。 没心期:无心期待。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春日景色,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 “三面红亭放日迟”,这句诗描述了太阳在红亭中缓缓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小窗斜卷受花枝”,这里的小窗被斜卷起来,仿佛是一幅画卷,让人联想到春天的花朵和树枝。
【注释】 约指:用玉制戒指。遗:留下。 避风:比喻躲避世俗的纷扰。频护画屏山:频频地保护着画屏上的山石。 偷把红笺:偷偷地拿着红色纸书写。红笺:红色的纸。书恨字:写上“恨”字。绿窗间:在绿色的窗户旁边。 梦好:梦境美好。亭午:正午时分。续:延续。亭午:正午时。日长:太阳升得高,天又大又长。合:应当。小门关:关上小门。合:应该。 爱拾:爱不释手。生香:散发芳香。悬肘后:悬挂在肘后。鹧鸪斑
《山花子·送别》是清代诗人杜文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作者在送别之时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景象。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1. 紫陌飞云糁玉尘:描述的是春天里,紫色的道路被飞舞的春云点缀得像洒上了珍珠般晶莹剔透。这里的“飞云”可能意味着春天的生机勃勃,而“玉尘”则增添了一种轻盈而精致的美感。 2. 半墀幽草画残春: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草地上长满了青翠的野草,似乎还保留着春天的气息
诗句原文: 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译文诠释: 这首诗是陈子龙的作品《三洲歌》。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巴陵三江口与朋友分别的情景。他含着泪水登上了船,心中充满了不舍。然而他不知道,这三江的水为何会分流,仿佛有什么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操控。 关键词解释: 1. 巴陵——指的是湖南省岳阳县,位于长江南岸,靠近洞庭湖,这里风景秀丽,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 2.
赠钱牧斋少宗伯 汉苑文章首,先朝侍从臣。 三君同海岳,一老是星辰。 作直称遗古,推贤更得邻。 当时客渐进,文举气无伦。 陈窦圜中土,萧刘泽畔人。 蟪蛄喧日夜,兰桂历冬春。 旧学商王重,清流汉史均。 范宣谁让晋,卫鞅欲专秦。 独指孙宏被,仍污庾亮尘。 十年耕钓乐,七略较雠新。 当户无芳草,洪流逸巨鳞。 睚眦流訾訾,钩党报申申。 告密牢修急,经营伟节神。 霜华飞暑月,剑气彻秋旻。 明主终收璧
注释:并州出产的宝剑昨夜在匣中发出声音,燕国赵国的歌曲最悲哀。易水潺潺流淌,云雾缭绕着草地碧绿,可惜我无法为荆柯送去行装。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荆轲刺秦壮举的赞颂和纪念。首句写并州产的利剑昨夜发出了鸣声,这是以物拟人,暗示了诗人对荆轲的怀念;第二句用“悲歌最不平”来形容燕赵地区慷慨悲歌的英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这种英雄行为的赞美之情;第三句写易水河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同情之情。全诗语言简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来作答。 “小桃枝下试罗裳”,写春日游园所见的景色:小桃枝上挂着一袭罗衣,蝴蝶在花间飞舞,沾满了花瓣上的花粉。 “蝶粉斗遗香”,写蝴蝶落在花瓣上,花瓣被压平了,香气散失。 “玉轮碾平芳草”,写太阳刚出来,光芒四射,把芳草都压平了。 “半面恼红妆”,写美人娇羞的面庞,一半藏在红妆后面,一半露出来。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诗句翻译及注释 第一句 - 词语解释: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 - “轻阴”指的是天空的阴云,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池馆”指的是池塘边的馆舍或者庭院。 - “水平桥”形容桥面如镜,映射着平静的水波。 - “弄雨”指微风拂过带来细雨。 - “花梢”指的是杏树枝条上娇嫩的花朵。 - 译文: 在柔和的云影和静谧的池馆之间,我走在水平如镜的桥上,被一阵小雨轻轻打湿了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