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注释】 黄河:黄河。舟中:船中。月夜:月下。十丈雪帆:形容船帆上积满了白雪。斗杓:北斗星柄状的杓形,古人认为它指向正南方。星槎:指流星槎,神话传说中一种能穿越天河的木筏。风急浪花飘:风吹浪涌,水面翻起浪花。天孙:即织女,传说中的织布仙女,这里指月亮。绛绡:红绸。 【译文】 黄河船中月夜,天上银河近在咫尺,夜深露冷银河近在咫尺,卧听天上织女在月下织红绸。 【赏析】 这首诗描写黄河船上观月情景
独坐恭和堂 东阁高悬如道院,人言幕府最清严。 印封不动坐终日,满树梅花雨一帘。 注释: - 独坐恭和堂:独自坐在恭和堂内。 - 东阁高悬如道院:东阁的窗户高悬,就像道观一样。 - 人言幕府最清严:人们说幕府是最为清廉严格的官署。 - 印封不动坐终日:印章封好后,整天坐在那里不动弹。 - 满树梅花雨一帘:树上的梅花被雨水打落,落在窗前的窗帘上。 赏析:
【注释】 石林:指桂林的山。 蒲扇屏山:像扇子一样的屏风,用来遮挡山中的风。 紫竹床:以紫色竹子为材料的躺卧之床。 岭南:这里泛指南方地区。 五月:指农历五月份。 似秋凉:感觉好像秋天一样清凉。 云生石:云雾缭绕在岩石上。 帘外雨兰吹湿香:窗外兰花被风吹得湿润,散发出香气。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林的美景。首句“蒲扇屏山紫竹床”,形象地刻画出石林的壮丽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要结合诗句分析,如“把酒无从邀月色”是说作者想喝酒又觉得无法邀请到月亮,所以只能听滩声;“鱼尾摇船亦有情”意思是说在青溪上钓鱼的人摇着鱼竿也有情意。 【答案】 译文:把酒没有地方邀请月光,只好和你一起听江水的声音。夜已经深了,灯影映在江面上,像一条青鱼在游动,而那摇着船的人好像也懂得欣赏这美景。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与友人在江边漫步赏景,共饮佳酿,听水声
宿长安驿 水面微风动杨柳,客船吹笛月明中。 远人江海多归思,卧看流星度水东。 注释: 宿长安驿:在长安驿站过夜。宿,住宿;长安,古时对今陕西省西安市的称谓;驿,古代供传递文书或行人途中休息、洗浴、换马的小站;宿,住宿;长安,古时对今陕西省西安市的称谓;驿,古代供传递文书或行人途中休息、洗浴、换马的小站;柳,指垂柳树;微风动,微风吹动;杨,指杨柳树;客船吹笛月明中:客人在船上吹奏笛子,明月高照。客
【注释】 1.钓台:指钓鱼台,在今湖北汉阳。唐李白《江夏行》诗:“我游江夏四十年,每忆山中云水田。” 2.艇子:小船。 3.钓台东畔:在钓台东边。 4.月轮:月亮。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是一首七言绝句。前四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后三句写诗人的惜别之情。全诗意境清幽,情景交融,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首句“山头钟响不闻鸡”,以景语起兴。钟声远传于山巅之上,而鸡鸣声却听不见,说明天色尚早
【注释】 1.兰溪:浙江兰溪县,在浙江省中部。舟中:船舱里。 2.水底霞天:水中的天色。鱼尾赤:指红鲤鱼的尾巴像霞光一般鲜红。 3.春波绿占白鸥汀:春天的波浪把绿草覆盖着白鸥的沙滩。 4.越船一叶:越地的小船,用“一叶”形容其小。兰溪上:指兰溪上的船。 5.金华:地名,今属浙江。青:指山色。 【译文】 兰溪的水面上,映入眼帘的是水中的天色,红鲤鱼的尾巴像霞光一样鲜红;水面上漂浮着一片片绿草
【注释】 黄亭驿:即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晓起:黎明起床。积雨莓苔上壁青:积雨过后,青苔满墙,显得特别新鲜。鹧鸪声里流年度:鹧鸪的叫声里,一年的时光已经过去。自是行人不忍听:自己作为行路之人,不忍心去听这鹧鸪的叫声。 【赏析】 《黄亭驿晓起》是唐代诗人崔颢的作品。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幽雅。诗人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中早晨景象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诗句释义: - “登姑苏台”:登上苏州的姑苏台。姑苏台是古代的一个著名景点,位于现在的苏州市内。 - “阊门杨柳自春风”:指春天来临,阊门(即今苏州城东的阊门)的杨柳树开始发芽、生长,迎接春风的到来。 - “水殿幽花泣露红”:描述的是水殿中的花朵因为露水而显得鲜艳,仿佛在哭泣。这里的“水殿”可能指的是苏州古城内的某个建筑,而“幽花”则是指这些花在夜间或清晨开放时的景象
【赏析】 钓台,在浙江桐庐县西二十里的富春江上。此诗为作者罢官归田后所作。 首联“仙茶旋煮桐江水,客火遥分石壁灯”,描绘了一幅清幽恬淡的夜景图:夜色朦胧中,诗人独自品着香茗,享受着清凉的水汽,炉火旁的石壁上透出斑斑烛光;“桐江水”是诗人故乡的特产,“仙茶”是诗人自比为仙人,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的雅情逸致。第二句中的“遥分”,表明诗人对石壁上灯火的欣赏并非来自近前之景,而是来自于遥远而模糊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