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呵笔题诗逸兴舒,翠帘寒重卷虾须。 春分采石仙人酒,夜读茅山道士书。 译文:挥毫泼墨书写诗歌心情舒畅,翠绿的帘幕被寒风吹得轻轻卷起。在春分时节采摘了采石的仙人酒,夜晚在茅山阅读道家的经书。 箭刻未移寒漏浅,江声渐少夜潮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人在寒夜中挥洒笔墨,写下了心中所想,展现了他的逸兴和豪情。同时,他也欣赏着窗外的风景,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逆风中阻行时的所见所感。 1. 诗句:逆风吹河河倒行,阻风时节近清明。 - 注释:逆风,指迎面而来的风。河倒行,形容河水流动的反常。阻风时节,因为天气不好或交通阻塞导致出行受阻。清明,指清明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四月初。 - 赏析:诗人通过描写天气恶劣和交通不畅,表达了自己对外出的困难和不便感到无奈和沮丧。 2. 诗句:南人北人俱上冢,桃花杏花开满城。 - 注释
诗句解析: 1. 升龙观夜烧香印上有吕洞宾老树精 - 描述了在一个夜晚,人们聚集在升龙观进行烧香活动。而印上刻着的是吕洞宾的画像,给人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感觉。 2. 兰风吹动吕仙影,老树槎牙吐暮秋 - 这里的“兰风”可能指的是秋季凉爽的风,而“吕仙影”则是指传说中的吕洞宾的身影。老树的形象通过“槎牙”形容其枝干扭曲、不直,仿佛在表达岁月的变迁与生命的坚韧。 3. 夜静药炉丹火现,月明神剑夜光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篇的能力。 本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骢”“乌府”“赤城”是此诗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金陵”是今南京;“多”是形容马很多的意思;“白下桥”是位于南京城北
【注释】 1.天灯:指孔明灯。孔明灯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用来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灯笼,因其能够飞上天空,故名“天灯”。 2.高挂长绳百尺馀:形容天灯的绳子很长,高高悬挂在天空中。 3.直飞红焰上天衢:天灯在空中飞行时,会发出红色的火焰,照亮了天空的道路。 4.一包春髓蒸元气:这里的“春髓”比喻春天的精华和活力,而“元气”则是人体的基本生命力量。 5.九转灵丹炼太虚:形容天灯中的火药经过多次提炼
鹤骨笛 九皋声断楚天秋,玉顶丹砂一夕休。 杨柳肯忘枯朽恨,梅花吹尽古今愁。 魂归辽海身如蜕,曲破江城月满楼。 惆怅玉人三弄罢,杳无消息到扬州。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鹤骨笛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和爱情的感慨。 译文: 在楚地的天空下,鹤骨笛的声音仿佛被切断了,只剩下九皋之声回荡。玉顶丹砂,象征着生命的美好瞬间,却只能在一夕之间结束。杨柳不会忘记那些枯朽的往事
【注释】 九日:指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长江边,是三国时东吴孙权建造的城。翠微:指山色青翠,草木葱茏。高悬:高挂在高空中。西风:秋风,这里借喻指政治风云变幻。不定:不安定。雁初度:秋末初飞的候鸟开始过河。落木:落叶。无边:没有边际。江自流:大江水滔滔不息地奔流。两眼:指诗人自己,也指作者的友人,意谓纵使眼观天下也要穷尽。深护:深深守护着。古今愁:从古到今的忧愁
【注释】 五色云烟百尺台:五色云,指彩云。百尺台,指王幼达的官职高至百尺之台。 王郎独步近蓬莱:王幼达独自一人登上蓬莱。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江湖水落鱼龙上:江湖水面干涸,水中的鱼和龙都爬上来。江湖,指江河湖海。 天地秋高鸿雁来:秋天天空高远,大雁南飞。天地,这里指天空、大地。 北苑芙蓉风惨淡:北苑(即中宫)的芙蓉花,被风吹得凋零萧瑟。芙蓉花,代指宫廷中的宫女或美人等。 西宫杨柳月徘徊
【赏析】 此为作者与友人相别后怀念之作。诗中写景抒情,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忆昔相逢春莫天”,诗人回忆与友人相识于春天的傍晚,那是一个美好的时光。 “道傍杨柳尽飞绵”,在道旁的杨柳树上,柳絮如同棉花般飘散,一片洁白,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池鱼出水将三尺”,“池水”中的鱼儿刚刚从水中出来,它们的身体还没有完全适应水面的环境,所以显得有些笨拙。然而,它们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注释: - 龙虎榜:古代科举考试中的名次,此处指通过科举考试。 - 思君一度一悽然:形容思念某人时的心情,一次就感到十分悲痛。 - 三年岁月红尘里:在尘世中度过了三年的时间。 - 万里关河白雁前:形容距离遥远,像是在白雁前面一样。 - 天上故人淮水隔:天上的老朋友被淮水分隔两地。 - 江南老树楚云连:形容江南有棵古老的树,与楚国的云彩相连。 - 不堪回首知何处:无法回头,不知去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