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吟鞭聚石头,翠微高处倚晴秋。
西风不定雁初度,落木无边江自流。
两眼欲穷天地观,一杯深护古今愁。
乌台宾主黄华宴,未必龙山是胜游。

【注释】

九日:指农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石头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北长江边,是三国时东吴孙权建造的城。翠微:指山色青翠,草木葱茏。高悬:高挂在高空中。西风:秋风,这里借喻指政治风云变幻。不定:不安定。雁初度:秋末初飞的候鸟开始过河。落木:落叶。无边:没有边际。江自流:大江水滔滔不息地奔流。两眼:指诗人自己,也指作者的友人,意谓纵使眼观天下也要穷尽。深护:深深守护着。古今愁:从古到今的忧愁。乌台:指御史台(御史大夫官署)所在地乌衣巷。黄华宴:泛指宴会。乌台宾主:指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黄华宴:泛指宴会。龙山:即虎丘,在苏州西南阊门外的山冈上。胜游:美好、值得留恋游览的地方。

【赏析】

《九日登石头城》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诗。此诗为重阳节所作,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及自己的政治主张。

首联“九日吟鞭聚石头,翠微高处倚晴秋”。意思是说,我登上了南京的石头城,眺望着晴空万里、绿树丛中的山巅。这里的“翠微”是指山上苍翠欲滴、郁郁葱葱的树木,“高处”是指登上石头城的山顶,“倚晴秋”是指站在高处远眺秋高气爽的天空。

颔联“西风不定雁初度,落木无边江自流”。意思是说,秋天到了,秋风萧瑟,天空中飞过的大雁刚刚掠过了头顶,而眼前却是无边无际的落叶和奔涌不息的大江。这里的“西风不定”是指秋风时而凉爽、时而寒冷,“雁初度”是指秋天到来时,大雁开始迁徙过河,“落木无边江自流”是指秋天到来后,大地上的树叶纷纷凋零,而大江却依旧在奔腾不息。

颈联“两眼欲穷天地观,一杯深护古今愁”。意思是说,我的眼睛想要看遍天地间的一切,但是又觉得时间太短暂;而一杯美酒深深地蕴含着我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里的“两眼欲穷”是指作者想要看到世间的一切美好,但是又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古今愁”是指作者对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担忧。

尾联“乌台宾主黄华宴,未必龙山是胜游”。意思是说,我和你的友谊就像那美丽的黄华宴一样美好;但是历史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美好的事物都能够长久地留存下来。这里的“乌台宾主”是指苏轼和王安石之间的友谊,“黄华宴”是指他们在一次宴会中相聚的情景。而“未必龙山是胜游”是指他们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但是现在已经成为过去的记忆了。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自己的政治主张。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个人遭遇的艰难困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