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
淮上别王生略 子高徒抗手,君独泪沾衣。 送我山东去,春空一雁飞。 沂山朝霭合,淮水夜灯微。 去去怀知己,愁来不可挥。 指淮河之畔。子高,即李白的族侄李云,字子高,号青莲居士。抗手,表示敬意和依恋。君,对朋友的敬称。沾衣,泪水滴落在身上。一雁飞,形容孤鸿远影。沂山,指泰山下的沂水县。朝霭,早晨的雾气。淮水,指淮河。灯微,灯光微弱。怀知己,思念朋友。挥,挥手。赏析
【注释】 闰五月十日 其一 重逢闰五日,澶漫客山东。 郡国戈鋋里,园陵灌莽中。 草穿新垒绿,花隔旧京红。 更忆王符老,飘沦恨不同。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久别重逢时的感受。首句点明时间是闰五月一日,诗人在山中与故人相逢。第二句写故人在各地为官的踪迹。第三句说到了故乡。第四句写出了诗人思念故人的情怀。最后一句写出了自己和故人的不同的命运。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重逢闰五日”开门见山
静乐 邑枕汾川首,城分并塞支。 马于遗牧地,材木剩山陲。 冱(hù)泽鱼空后,腥风虎下时。 楼烦虽善射,不救汉王危。 注释: - 邑枕(yì zhěn):指城市紧邻着汾河,即汾州。 - 汾川首:即汾水之畔。 - 城分(fēn)并塞支:城池分别位于并州和朔州的边界上。 - 马于遗牧地:遗留下来的放马的地方。 - 材木剩山陲:剩余的木材堆在山的边缘。 - 冱(hù)泽:停蓄的积水。 - 腥风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大名县令时。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西归的思念之情,并寄寓自己的政治抱负。开头两句点明时间,交代友人西行的时间,为下面的描写和感慨作铺垫。中间四句描写与友人在旅途中的遭遇,以及自己对友人所走的道路的担心。最后两句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希望友人能早日到达目的地。 首联“自大名至保定子德已先一月西行赋”。这是写诗人与朋友相别的场景:大名县到保定府,再由保定府向西行进,直到目的地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友之作。诗人在江南已度过了二十年岁月,而今,他怀着一腔愁绪来到京城,不禁感叹自己与友人的交往日益减少,连鸡犬都感到荒凉。诗中“水历书池净,山连学舍长”两句,写景之笔,极富画意,而以“但闻杨伯起,弦诵夜琅琅”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友人的勤奋好学,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我在这江南生活已经二十年了,如今又来到京城,不禁感慨万千。想到这二十年来
【注释】 ①寄张文学:指代友人张弨。 ②时淮上:指当时作者在淮河一带修筑堤防。 ③寒更剧,比何如:冬日更加寒冷。 ④遥忆:远远地回忆。 ⑤勘(kān)书:审阅、校订图书。 ⑥孤灯:单人独处时的照明用具。 ⑦双鬓:两鬓,这里代指年岁。 ⑧六朝:指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⑨无同调: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⑩索居:指长期寄居他乡,无所适从。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
【注释】 忆:记念。过从:往来,指交往。偏承:特别受到(别人的)赏识和重用。藻鉴:比喻人的才能或品格。王符:指东汉初年的王允,他曾为汉灵帝画策诛杀宦官。 堂中:指太守府内。太守,地方长官的称呼。延:邀请。揖:作揖问候。王符:指王允。王允曾为汉灵帝画策诛杀宦官。 木叶:树叶。空郊:指秋日的郊野。鱼鳞:指秋天湖泽上的枯水草,如鱼鳞状,故称。大泽:即大泽乡,在今安徽省宿州市西南。 邈如:遥远的样子
三月十二日在攒宫举行仪式时,我和李处士一起来到这里。 我余生还能拜见,我的友人再次来到。 筋疲力尽开始减轻,皇帝期待再回来一次。 岩云随风飘落,寝车夹道打开。 没能常陪在您身边,离别时悲伤的泪水洒下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星霜:《诗经·小雅》中有“维星与昴,维河为纲”之句。后用以比喻岁月。一纪更:十二年。及门:指拜见长辈。让齿:谦辞。忝(tiǎn):表示自谦有愧的意思。树流:指树木的根茎流到水中。出月明:形容山势高耸入云,月光皎洁。相看:互相看。慰藉:安慰,慰问。均不负:都不负。 【译文】 回忆从前交往的日子,转眼已是一晃十二个春秋。 你刚进我家拜见我的母亲,就谦虚地把兄弟的位置让给我。
注释 - 春秋书鲁月: 春秋两书记载的鲁国(周朝分封的一个诸侯国)时间。 - 犹是谓文王: 仍然称颂文王(周朝的开国君主,被尊为圣明)。 - 旧国还丰镐: 指回到古代的故都丰邑和镐京。 - 遗民自夏商: 过去的人民依然属于夏朝和商朝。 - 神游弓剑远: 形容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如同神游一般遥远和深入。 - 天与卦爻长: 天意像卦象、爻那样长存不灭。 - 此日追休烈: 在这个日子里追述前贤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