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论交日,星霜一纪更。
及门初拜母,让齿忝为兄。
树引流泉细,山依出月明。
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

【注释】

忆昔:回忆过去。星霜:《诗经·小雅》中有“维星与昴,维河为纲”之句。后用以比喻岁月。一纪更:十二年。及门:指拜见长辈。让齿:谦辞。忝(tiǎn):表示自谦有愧的意思。树流:指树木的根茎流到水中。出月明:形容山势高耸入云,月光皎洁。相看:互相看。慰藉:安慰,慰问。均不负:都不负。

【译文】

回忆从前交往的日子,转眼已是一晃十二个春秋。

你刚进我家拜见我的母亲,就谦虚地把兄弟的位置让给我。

你的树根流入清泉,山势高耸入云端,明亮的月亮从山间升起。

我们相互慰问,都不负此生。

【赏析】

《题李子德林泉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对朋友非常关心和尊重,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本首诗是其中一首写给老朋友李子德的诗,诗中充满了对老友深深的怀念之情。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前两句回忆与李子德交往的情景。开头一句“忆昔论交日”,回忆起两人曾经结拜为异姓兄弟的情景,当时他们志同道合,情同手足。中间一句“星霜一纪更”,感叹时间的流逝,转眼间已是十二个春秋过去了。“及门初拜母”,指李子德刚刚上门拜见杜甫的双亲,而自己却还只是一个年轻的读书人。最后一句“让齿忝为兄”,表示自己虽然年轻,但李子德却年长,应该以兄长的身份待自己。

第二、三两句描写李子德与杜甫一起欣赏山水美景的情形。“树引流泉细,山依出月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李子德的树根流入清澈的泉水,山势高耸入云,明月从山间升起,景色十分美丽。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与好友共同欣赏美景的喜悦之情。

后两句抒发了彼此间的深厚情谊。“相看仍慰藉,均不负平生”,杜甫在此处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感激之情。他相信无论自己身在何处,都会与好友保持联系,不会辜负这份深厚的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