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柏龄
注释: 官舍秋阴淡夕阳,鲈鱼消息渺江乡。 官舍中秋时阴暗,夕阳西下映着院墙。我寄居在此,想家乡的鲈鱼已经肥美可食了。鲈鱼是江南特产,这里暗示诗人在思念远方的亲人。 纷披楚畹兰丛秀,冷落淮南桂蕊黄。 秋天的楚地庭院里,盛开的兰花香气四溢;而在遥远的南方,桂花也竞相开放。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地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怀念。 载酒几过池上彴,检书频拂箧中香。 我多次携带美酒来到池塘边欣赏风景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无边的海浪卷起江中的海豚,风中收帆日色将至黄昏。 夹岸的人家喧闹着水市,半山的佛塔隐没在松树之间。 鸠兹路隔春云遥远难以追寻,板子矶高古的戍楼依然存在。 明月照耀下的舵楼悠然对酒,远处传来数声社鼓的声音。 注释: 1. 无边雪浪卷江豚:无边无际的海浪翻滚着卷起了江中的海豚。 2. 风际收帆日欲昏:在微风中收起帆篷,太阳将要落山。 3. 夹岸人家喧水市
蕉花追和叶元礼韵 秋来绿荫看逾好,花发闲窗得未曾。 傲竹暗抽茎几丈,比莲难尽瓣千层。 露深不藉铜盘受,风至愁将绛节陵。 一种甘香真绝异,楚骚空复美胡绳。 【注释】: 1.蕉花:一种热带水果。 2.追和(hè hé):即“和”的古体,指和诗。 3.逾好:越美好。 4.闲窗:幽静的小窗。 5.铜盘:古代青铜制的盛物器。 6.绛节陵:用来形容风过处竹叶飘落的景象。 7.楚骚:《离骚》
秋老虔南正葛衣,披襟遥忆旧荆扉。 连宵候月来花外,几日攀萝到翠微。 译文:秋天的老树在南方生长着绿色的叶子,我穿着葛衣,披着衣襟,遥想故乡的柴门。 连夜等候月亮从花外走来,几天后攀登到青翠的山峦。 曲沼网中归来的鱼婢小,雕盘上剥出的荔奴肥。 仙郎座上惟酬和,相对真堪息世机。 注释:虔:指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大余县境内;葛衣:葛布衣服;荆扉:用荆条编成的门户,指故乡。 连宵:连夜。
玛瑙殷红浅赭黄,朝晖映处见扶桑。 朝霞映照玛瑙般红,浅赭色中透出扶桑。 当筵自共霞争丽,辟恶宁须麝比香。 与众花卉共争艳丽,辟除邪恶无需麝香。 戴胜降应惊别艳,罗敷攀合妒新妆。 戴胜花落下让人惊叹其美貌,罗敷花攀附在一起嫉妒新妆容。 木棉岭上开无数,难向重楼拟乐昌。 木棉花在木棉岭上盛开无数,难以比拟乐昌公主的美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玛瑙般的朝霞、黄花、戴胜花、罗敷花以及木棉花的美丽景象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轻风斜日到江隈,江上飞楼四望开。 注释:轻风斜日,表示天气柔和宜人;江隈,即江边弯曲处,形容江水曲折蜿蜒;飞楼,指高高耸立的建筑,此处指楼上观景;四望开,意味着从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得清楚。 译文:轻柔的微风和斜射的阳光伴随着江水的流动,使得江边的建筑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站在江上的高楼可以四下观望,尽享美景。 2. 万古人同明月在,三春客逐野鸥来。 注释:万古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题画时,以竹自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的心情。全诗四句,每句都紧扣“竹”字。前两句是写画中竹的形象:竹丛密而又疏,苍劲地依傍在卷曲的石头上。后两句则是写画中的竹的精神:春风和煦,竹叶摇曳,发出悦耳的琴声,一阵清风过后,湘江上空弥漫着袅袅青烟。诗人运用多种手法描写了竹子的形象与神韵,使读者仿佛看到一幅清幽雅静的山水画。 “幽筱密复疏”,点出画中竹丛的布局
诗句:小筑溪山幽,秋色莽零乱。 译文:我的小居建在山水之间,秋天的景色如此荒凉杂乱。如果不是在瀼西堂,我一定是柴桑馆中的隐士。 关键词注释: - 小筑:指作者的小居或书房。 - 溪山:指的是四周被溪流环绕的山景,给人以幽静之感。 - 秋色:指秋天的色彩,通常与萧条、凄凉联系在一起。 - 莽:形容混乱、不整齐的样子。 - 零乱:形容事物杂乱无章,没有条理。 - 若非:如果不是。 - 定是
天南无限翠螺堆,一径梅花五岭开。 不是炎州消战伐,春帆那得佛桑来。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天南无限翠螺堆”: - “天南”指的是南方地区,这里可能是指一个遥远的南方之地,“翠螺堆”形容山峦连绵,色彩翠绿如螺,如同堆叠的螺壳一般,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和自然之美的感受。 - 此句描绘了南方山水的秀丽景色,通过比喻,将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翠绿色的螺壳,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南方山水美景的赞美。
【注释】 ①双江:指江西。②令尹:官名,春秋时楚国置。③真人:指神仙。④冥鸿:比喻高飞远举的人。⑤梗泛:比喻仕途艰难。⑥何由:如何能够。⑦分携:离别。⑧梗泛:比喻仕途艰难。 译文 野外穿着双江的服饰喜出望外地攀上山峰,仿佛回到了松关。 不是因为令尹冰清玉洁心志高洁才显得与众不同,而是你身上那股紫气闲逸飘逸,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你的真才实学。 官舍中梅花开得正盛,我们共度一室;在春日里乘船游览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