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鸿祚
半臂银蝉韵字纱,两鬟钿翠粉云斜。 红丝穿泪沁琵琶。 几日绿窗闲睡稳,不知开到玉簪花。 病来帘外是天涯。 诗句翻译与注释: 1. “半臂银蝉韵字纱” - 注释:穿着半臂衣服,佩戴着像蝉翼一样轻柔的装饰品(银蝉),衣料轻薄如纱。 - 译文:穿戴着半袖的轻盈衣物,装饰着细薄如同蝉翼般的银色饰品,显得十分优雅。 2. “两鬟钿翠粉云斜” - 注释:两鬓用翠玉制成的发饰(钿)装饰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诗意解析: -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此句描绘了温柔的风带动荇带,带来凉爽的感觉,柳丝在微风中摇曳,水面被柳丝轻轻拂过,夕阳下的景色显得格外柔和。 2. 翻译: - 荇带牵风作晚凉,柳丝拖水湿斜阳。:柔软的荇带随着微风而舞,带来了凉爽的气息;柔美的柳丝在水中轻轻摆动,夕阳下,一切显得那么宁静美好。 3. 赏析及注释: - 注释说明
这首诗的译文是: 风轻轻吹起飘舞的花瓣,落在绣有花纹的垫子上,柳树的丝缕无力地缠绕在残春之中。今年的春天与去年一样,只是去年的人已经离去。蝉锦被泪水染暗,雁弦被愁思锁住,筝尘被寂寞覆盖。不再回忆往事也会让人伤心。 注释: - 风蹴:风吹动,形容轻飘的动作。蹴:踩、踏。 - 飞花:飞舞的花瓣。 - 绣茵:绣有花纹的垫子,指床上用品。 - 柳丝:柳树的细丝。 - 绊:缠住。 - 残春:春天即将过去。
诗句释义: 青粉墙低柳倚门,疏帘斜入燕寻人。最难消遣是深春。 译文: 青色的粉刷墙壁低矮,柳树依偎在门前,稀疏的窗帘斜斜地进入,燕子在寻找人儿。最难消遣的却是春天的深入。 赏析: 这句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春日的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色彩、声音和动作等元素,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诗人的情感。同时
【注释】 (1)趖:同“旋”。 (2)纤纤:纤小、纤细。 (3)腾挪:形容脚步轻盈,行动敏捷。 (4)柳绵:柳树的絮。 (5)桃叶:相传是春秋时吴国女子,与歌伎名采苹相恋,后随夫君去晋国,被晋王所弃,飘泊江上而死。后人因以“桃叶渡”泛称离别之渡。 【赏析】 《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属中调小令,有单调和双调之分,本词为双调,共三十三字,前阕八句六仄韵,后阕四句五平韵,此词起首两句写花阴日暮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全诗,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题考核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重点考核情感,赏析时要关注形象,从形象入手,抓住景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
【注释】 茂陵: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 西风自吹人瘦:秋风使人消瘦。 天阔雁书稀:秋天,天空很宽,鸿雁南去,书信稀疏。 凝蛾袖:形容女子的眉毛弯弯,像秋水一般。 麝烟寒易烬:麝香燃烧后的气味在寒冷中很容易消失。 俊游:指豪放的游历。 那禁杯酒:哪能经得起酒呢? 梧桐树:落叶乔木,秋季叶黄凋落。 “任道不销魂”句:意思是说即使不流泪,也会感到伤心。 重阳前后:指重阳节前后。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注释】 又是同云酿雪天:又逢降雪天气。同云:即“彤云”,指天空的云。 猧儿:小猴,此处指侍奉人的小童。 郎:这里指词人自己。 檀板:乐器名,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 金缕曲:乐曲名,唐教坊曲之一。 绣衾:绣着花的被子。 【赏析】 此词写一女子因思念情人而憔悴、孤独。全词语言明丽,情致缠绵,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咏物词。 上片起首三句,点出时令为冬季,大雪封山。下片开头两句,写女子愁眠的原因:她想念心上人
【注释】: 藕叶:荷花。 风多:微风拂面,清凉宜人 四面:指周围,周围都。 素馨:荷花的别名。 香重:香气浓。 两鬟:女子的发髻。 簟纹:竹席上交错的纹理。 漾:波动的样子。 罘罳 (fú xīn):镶嵌花纹的帘子。 日长:太阳升高。 支:支持、忍受的意思。 夜凉时:夜晚凉爽的时候。 赏析: 《浣溪沙》是唐词中常见的一种小令形式。此词以白描手法,写夏景之优美和词人的闲适心情。上片写荷花之美
【注释】 江城:指京城。几夜:几天。看看:不久。除夕:农历年末。拥被不成眠:抱着被子也睡不着。更寒侵帘隙:更冷的风透过帘缝吹入。蜡灯摇瘦碧:蜡烛摇曳,灯光变得苍白无力。第一度、凄凉今日:今天第一次感到如此凄凉。红袖尊前,玉梅窗底:在酒席中,有人在窗外的梅花树下。有人相忆:有人在远处思念着我。岑寂:寂静。送华年,青衫上:送走了年轻的时光。青衫:古代男子常穿的衣服,这里比喻年轻。零乱粉香犹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