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灿
诗中描绘的是一名女子对远方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笔触,将闺房中的寂寞与期盼之情娓娓道来。下面将对这首诗逐一进行解读: - 兰炷旧萦裙摺:描述了女子身穿传统的衣饰,兰炷象征着清香,而旧萦指的是裙角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褶皱。这一句表达了女子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以及岁月变迁所带来的哀愁。 - 玉纤新换筝弦:玉纤代指纤细的手指,新换则暗示着某种改变或更新,筝弦则是音乐的象征
满庭芳·寄素庵 【注释】 1.气吐祥光,春生紫禁:形容春天的气息充满了皇宫。 2.飞尘尚阻归轮:形容尘土飞扬,阻碍了车辆的行驶。 3.翠屏向晓,腰瘦不胜春:形容女子早晨起床时,身姿优雅,但因为消瘦而显得无力。 4.黛减眉消xxxxx:形容女子眉毛淡去,面容憔悴。 5.妆台冷、拟待伊人:形容女子化妆台冰冷,等待着心爱的人。 6.梨花雪,苍苔砌玉:形容梨花如雪花般洁白,苔藓覆盖在石头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词上阕先写蓟门捷报传来,中丞翁奏捷,太翁贺素庵及第的情景。“丽日重轮”、“五色祥云”
【注释】 1. 洞仙歌:又名《洞仙歌令》《洞仙歌慢》。词调名。唐教坊曲,北宋时用为词牌。本词押平声韵,上下片各三句,前后阕各两仄韵,一叠韵,前后阕之间换韵。 2. 月昏灯晕:指夜晚的月光昏暗,灯光摇曳不定。 3. 向鸳鸯衾底:在绣有鸳鸯图案的被褥中。 4. 行尽江南数千里:走过了千里江南。 5. 见绿窗:看见窗前的女子。 6. 女伴笑靥迎人:形容女子笑容可亲,面带喜色迎接人。 7. 低宝髻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词。上片描写了离人夜深独坐,愁云笼罩的情景,下片描绘别情依依,相思绵绵的情状。全词以“寒夜”为线索,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抒发作者对远行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水点成冰(比喻) 离云愁暮(比喻) 能禁几阵凄风(比喻)绮窗吟寂(寂寞)频倚曲阑东(频繁地凭倚着栏杆)梦短宵长难寐(梦很短,夜晚很长,难以入睡)听不了、点滴铜龙(形容滴水的声音)销魂也
【注释】 春光九十已全抛:春天的光辉已经全部消失。九,指“阳九”,这里借指南宋末年。 谢娇娆:向娇美的女子告别。谢,辞别;娇娆,美好貌。 玉床香被展轻绡:在香床上铺着轻柔的丝绵。玉床,玉石装饰的床;香被,熏衣用的香料被子。展,展开;绡,薄绢,细密的丝织品。 去也无聊:离去也没有意思。去,离开。 住也无聊:留在这里也没意思。 长也今宵:今夜就长。 短也今宵:今晚就短。 愁红休怕绿阴交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又名“碧玉春”、“凌波仙”等。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两平韵。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前后片各三平韵、两仄韵。 ②君:指代丈夫。 ③憔悴:形容人瘦损枯槁的样子。 ④惊晓睡:惊动了早晨的睡眠。 ⑤玉楼帘卷,朱扉环动,人在伤心地:用典。《世说新语.言语》:“谢安游山,一坐半入深林薄霭中。初无所见,唯闻人声鼓乐。伐木声,殷然有声。既而寂然。山上以火燃鼠
【诗句释义】 1. 伤心误到芜城路:因悲痛而误入芜城的路途。 2. 携血泪、无挥处:带着血泪,却无处挥洒。 3. 半月模糊霜几树:月亮半圆,树木在雾气中显得模糊不清,仿佛被霜覆盖了。 4. 紫箫低远,翠翘明灭:远处传来的紫箫声低沉,翠翘羽毛在风中闪烁不定。 5. 隐隐羊车度:隐约看到一辆车缓缓驶过,车上的人形若隐若现。 6. 鲸波碧浸横江锁:巨大的波浪将江水染成了绿色
【注释】 帘前竹外。明月光相碍。檐影照,霜横带。不知青岁减,只说朱颜改。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 底事频频□。留得惺惺在。天有恨,花长害。柳烟春带结,燕语春心碎。消得也、一番春色当眉黛。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美人迟暮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帘前竹外。明月光相碍。”起首两句写明月映在窗前,竹影和月光交织在一起,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檐影照,霜横带。”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词人对月的向往之情。
{"诗句1": "蝶不恋花花恋蝶。弃绿怜红,不是它心劣。", "译文1": "蝴蝶并不讨厌花朵而是喜欢花蝶,抛弃了绿叶而偏爱红花,这是因为它的本心并不是如此的低劣。", "注释1": "这句诗通过蝴蝶的行为揭示了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诗句2": "一种深情情独切。无情只爱同心结。", "译文2": "一种深深的爱情让人深感痛苦,因为只有对方能明白这份心意。", "注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