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灿
徐灿的《唐多令·感旧》是一首充满深意和情感的词,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变迁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词逐句的详细释义: 1. 客是旧游人:这里的“客”指的是作者自己,表达了一种怀旧的情感,他回忆起自己曾经是某个地方的游客或过客。 2. 花非昔日春:这里的“花”可能指代作者所居住或曾经生活过的某个地方的自然环境
注释: 1. 雨深深,秋自老:雨水浓重,秋天自然地显得衰老。 2. 旧苑新花,莫问愁多少:在旧的庭院中,新的花朵绽放,不要问我心中的愁绪有多少。 3. 玉爪侵弦寒料峭:指琵琶的声音如同玉爪般锋利,穿透寒冷的琴弦。 4. 才奏南音,阵阵惊风搅:刚刚演奏南方的音乐,阵阵秋风便吹得人心神不宁。 5. 袖红单,屏翠小:袖子和屏风都是红色的,但因为心情沉重,它们显得有些暗淡。 6. 剪剪清霜,不许芙蓉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剩紫残红”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残花败叶。“晓枕惊回”指春日天明后醒来,睡眼惺忪。“无柰纷纷雨”指春雨绵绵,无法挽留。“不吹愁去吹春去”意思是:春风吹拂不去我的忧愁,只会吹走春天的美景。“莫怪东君分别遽”,东君,即司春之神。“镜懒钗慵,不是留春处”,梳妆打扮都懒得弄了
【解析】 此词写梦醒后对江南梅花的眷恋之情。上片“叹韶华一瞬”感叹年华易逝;“凄雨怜云”表现了对春雨的怜爱,暗寓着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下片“展转不成眠”表现了词人难以入眠,“却怨东风”表现了词人对春雨的埋怨,表达了词人的无奈与惆怅。 【答案】 译文: 秋霜寒夜悄然无声,感叹美好的年华在瞬间消逝。往日闲愁似乎难以排遣,而今无计可施,只能忍受着冷雨和乌云。寄语江南,知道梅花的远近吗?
【注释】 1.卷中:指词的上下片。 2.临江仙:词牌名,本调有平韵、仄韵两种。 3.闺情:写女子思恋之情。 4.啼妆:形容泪痕满面的妆容。 5.碧波:指清澈的水面。 6.清露:晶莹的露珠。 7.莲心:莲子中心黑子,形似莲子。 8.空房:寂寞冷清的屋子或房间。 9.低阁:指楼阁较低之处。 10.罢舞:停止舞蹈。 11.窥帘:偷看窗帘。 12.水云乡:指梦中所见到的如水的云彩般的理想境界。 13
【注释】 点就迎郎双笑靥:指女子打扮得漂亮,等待丈夫归来。近日人来,真个归期绝:近日来的人是谁?归期又何时? 尽日无言心自咽:整天默默无语,心里很难受。 春枝洒满寒鹃血:杜鹃花在春天开,颜色是白色,像白色的花瓣洒满了树枝。这里比喻妻子思念丈夫。 女伴强来相解说:妻子请侍女来给男子做解释。 侬不相思,怎把相思歇:你不思念我,我怎能不想你呢?“侬”是女子的自称,“相思”是男女之间的情感。
已试华灯照锜筵。渐添奇巧斗新悬。 明月似嫌芳景速,不轻圆。 佳节最怜前一日,旧欢长算几何年。 可惜金吾犹禁夜,促游鞭。 译文: 华灯初上,璀璨的灯火映照着宴会的席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用新奇的设计悬挂灯笼,增添节日的气氛。明月仿佛觉得美景太短暂,不愿意轻易地圆满。在佳节之中,我特别喜爱前一天的时光,因为那时的欢乐和回忆是那么的珍贵,难以计数。然而,遗憾的是,尽管夜晚宁静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技巧、结构、思想情感等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逐句读懂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帘卷晓寒生怕起”“为问海棠开也未”两句是说:清晨醒来,看到窗外一片凄清寒冷的景象,担心不能起床,怕被这寒冷的天气所冻着。“章台有柳君休系”一句是说:你如果到洛阳去游玩,不要系住我的杨柳。诗人在洛阳思念着自己远在汴京的妻子,妻子又思念着他,两人都不愿分别
春风院。花前曾见如花面。如花面。浅斟低语,画楼春晏。 春风拂面的庭院;在花丛中遇见过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女子。 春风拂面的庭院:春天的院子里。 在花丛中遇见过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女子。 春风拂面的庭院:在春日的花丛中邂逅。 在花丛中遇见过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女子。 春风拂面的庭院:春风轻拂着院落。 在花丛中遇见过像鲜花一样美丽的女子。 春风拂面的庭院:春风吹过花丛中。
【注释】素庵:即张素庵。横波:指眉毛。馀香:香气,比喻爱情的甜蜜。恹恹(yin yan,形容精神不振):精神不振的样子。 【赏析】词人通过描写女子的外貌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远方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全词用典贴切,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闺情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