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寄锦书鸿不去。怕近黄昏,帘幕深深处。一寸横波愁几许。啼痕点点成红雨。
倚遍阑干无意绪。闲理馀香,独自谁为语。尽日恹恹如梦里。斜阳一瞬人千里。
【注释】素庵:即张素庵。横波:指眉毛。馀香:香气,比喻爱情的甜蜜。恹恹(yin yan,形容精神不振):精神不振的样子。
【赏析】词人通过描写女子的外貌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远方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全词用典贴切,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闺情词作。
频寄锦书鸿不去。怕近黄昏,帘幕深深处。一寸横波愁几许。啼痕点点成红雨。
倚遍阑干无意绪。闲理馀香,独自谁为语。尽日恹恹如梦里。斜阳一瞬人千里。
【注释】素庵:即张素庵。横波:指眉毛。馀香:香气,比喻爱情的甜蜜。恹恹(yin yan,形容精神不振):精神不振的样子。
【赏析】词人通过描写女子的外貌和心理活动,表达了对远方情人深深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与坚贞。全词用典贴切,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闺情词作。
菩萨蛮·恨春 恨春不忍春光景。昏昏似醉浑难醒。 撇绣写幽兰。绿窗风雨寒。 梦回香尚袅。一枕愁痕小。 负却赏梅心。杏花春又深。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又名“百宜娇”、“隔江见”、“望江南”等。双调,五十六字,上片四仄韵,下片三平韵。上片第三句起为两平韵,第四、五、六句各一仄韵;下片第六句起为三平韵,第七、八句各一仄韵。过片转韵处,与上片同格。 注释:恨春不忍看春天的景色。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此诗为秋夜怀人之作,写闺中思妇独处深闺的寂寞与哀怨,抒发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和相思之苦。首句“夜寒不耐西风劲”,点明时间是深秋时节,时值夜寒,西风正劲,天气已很凉了。第二句“多情却是无情病”,说自己虽然多情,但这种多情却成了自己的一种病态。第三句“月痕依约到南楼,楼头鼓角三更尽”,写月色如约地映照在南楼,楼上的钟声也响彻三更天。第四句“蝉残韵咽魂难定”
【注释】 1. 《木兰花·秋感》:词牌名,调见《乐章集》。此为宋人咏叹秋的词作。 2. 春事:春天的事情。 3. 秋有几:秋天有多少天。 4. 眼前又近中秋矣:眼前又到了中秋时节。 5. 怜侬:怜惜我。 6. 梦中身:梦境中的身体。 7. 七贵五侯:指权贵。 8. 瑶台日敞悲风里:瑶台(指月宫)太阳高悬在悲哀的秋风中。 9. 流月:流动的明月。 10. 有情泪满湘江水:有感情的泪流满了湘江水。
【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寄别四娘:写离别之情。四娘,词人的朋友。风波:喻世事的变幻不测。催人去:催促人离去。肠断:指极度悲伤。燕羽:燕子的羽毛。无端(wúduān)残梦怯相逢:没有原因的梦境,害怕与她相见。梦破:梦醒。更添愁万绪:更加增添万千愁绪。扁舟:小舟。舣(yǐ):停泊。鸳鸯渚:即“双鸳浦”,在今安徽芜湖县西南。几度:多次。短长亭:古代驿站名。雨声欲逐泪痕多:“泪痕”指眼泪
徐灿的《武陵春·春怨》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内心感受的词作。以下是对这首词的逐句释义: - 昨夜杨花飞几许:昨晚,无数的杨花随风飘散,飞舞了不知多少。 - 冷暖在心头:内心的感受如同天气一般变化无常,让人捉摸不透。 - 萍踪浪影且随流:像漂浮的落叶,无依无靠地随着水流漂泊不定。 - 切莫近红楼:请远离繁华的红楼,那里可能隐藏着不可知的危险。 - 未尽生前愁与闷
诗句 1. 才见黄花秋又暮:刚见到秋天的花朵,秋天已经接近尾声。 2. 滴滴虫声啼绣户:窗外传来滴滴答答的虫鸣声,像是在哭泣。 3. 鸳鸯双枕不知寒:一对鸳鸯枕头,不知道夜晚的寒冷。 4. 银蜡竞成红泪颗:蜡烛燃烧,仿佛是红色的眼泪。 5. 梦里乡关云满路:在梦中,故乡的路途上都是云雾。 6. 钗压绿鬟蝉半亸:发髻用金钗固定,而头发像蝉翼般垂下。 7. 月延罗帐似依依:月亮透过罗帐
菩萨蛮·不雨 一春催试桃花雨。游丝只共晴烟舞。 燕也不曾来。湘帘空自开。 起看花影午。鸾镜双蛾俯。 徙倚却黄昏。蜡如红泪痕。 注释: 1. 一春催试桃花雨:一整年都在等待,如同在春天里等待着一场雨。 2. 游丝只共晴烟舞:游丝在空中飞舞,与晴朗的烟雾一起。 3. 燕也不曾来:燕子也没有飞来。 4. 湘帘空自开:湘帘独自敞开,没有人来。 5. 起看花影午:早上起来看到花的影子在中午。 6.
诗句释义 - 衰杨霜遍灞陵桥:描述的是灞陵桥上的杨柳被霜雪覆盖的景象。灞陵桥,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是古代通往长安(今西安)的重要交通要道,经常有文人墨客于此留下足迹。这里的“衰”字可能指的是杨柳的枯黄或萧瑟,而“霜”字则描绘了冬季寒冷的气息和霜雪的存在。 - 何物似前朝:这句话在询问或思考什么与过去相似。可能是在感叹时光的流逝,或是在寻找某种可以与历史相联系的事物。 - 夜来明月,依然相照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一络索”句:一络春丝,系住了闺中人。“一络”,一结,指一结春丝。“春闺”,指女子的内室,这里泛指女子。“归”字,写出了女子对春日的依恋之情,也表明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深。 “怕和花语”句:担心花与人对话。“怕”字表现出了女子的娇柔和多情。“花语”,即花与人的私语,这里指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这番红雨”句:禁受不住这一场相思的红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对作品进行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回归教材,运用“内容+主旨”“结构+手法+效果”等分析答题方法,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1) 标题解说: 《虞美人·感兴》是五代后梁词人顾敻所作咏叹春愁的词。 (2) 首句中的“怜”字,既表现东皇的怜悯之情,又透露出词人的惜春之意
【诗句】 客里登楼惊信美。雪色连空,初日还相媚。玉水含晖清见底,缟峰一一生霞绮。 水绕山横仍一例。昔日荒邱,今日鲛人市。无限楼台朝霭里,风光不管人憔悴。 【译文】 在客人居住的地方登上高楼感到惊讶:雪白如幕铺满天空,初升的太阳还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清澈的河水映照着阳光,仿佛能看见水底的景物;洁白的山峰与晚霞交相辉映。 河流环绕山峦,仍然一样。曾经是荒芜的丘地,如今已成为繁华的市场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苏轼。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雪偃苍松如画里。一寸山河、一寸伤心地。浪啮岩根危欲坠,海风吹水都成泪。 译文: 雪花覆盖着苍松,就像一幅画中的景象。一丝丝的河流和山峦,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海浪冲击着岩石的根部,仿佛要把它摇下来,海水被风一吹就化成了泪水。 夜涉冰澌寻故垒。冷月荒荒、照出当年事。蒿冢老狐魂亦死,髑髅奋击酸风起。 译文: 夜晚我踏上结了冰的路
注释: 雨横风狂朝复暮。入夜清光,耿耿还如故。抱得月明无可语,念他憔悴风和雨。 解释: 1. 雨水横飞狂风肆虐,早晨又到了傍晚。 2. 入夜后,月光依旧明亮,但耿耿的光亮似乎已经消失。 3. 抱着明亮的月亮却无法与她说话,只能思念她憔悴的身影被风雨吹打。 4. 在天际游丝无固定处,几次飞来又飞去,不知是何事情深深愁苦也嫉妒。 5. 忧愁的丝线永远缠绕着情感的丝线。 赏析: 这首词以“蝶恋花”为题
【诗词】 蝶恋花 · 十和前韵 写不成书疑腕瘦。黛浅毫轻,空染冰绡袖。回首人人天际又。归心暗逐南鸿后。 点缀湖山应胜旧。负尽缁尘,那日邯郸酒。一别疏嫞同道候。狂奴故态犹存否。 【译文】 无法书写成书,怀疑是因为手腕消瘦。眉如墨色淡淡却清晰,笔尖轻盈却有力。看着四周的人儿都消失在天空之中,我满怀归意,想要追随那远去的飞鸿。 点缀着湖泊山川应该比过去更加美丽。我已经将世俗的尘埃全部背负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宿雾悭晴心字瘦。” 宿雾:早晨的浓雾,形容天刚亮时的朦胧景象。悭:吝啬、小气。晴心:晴朗的心情。 注解:描述了早晨雾气笼罩的景象,以及心情的忧郁和消瘦。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早晨的场景,雾气弥漫,天色尚未明朗,心情也随之变得沉重。这种描写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 “梦里寻诗,泼墨犹襟袖。” 梦里寻诗:在梦中寻觅诗歌
诗的第一句“顾影涟漪金缕瘦”,描绘了一个人在镜前,身影被涟漪轻轻拂过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其纤细的身姿。“一抹鹅黄,映带轻衫袖”中的“鹅黄”,是初春的颜色,象征新生与希望。而“轻衫袖”则暗示着穿着者的轻盈与飘逸。 第二句“镜汐分明春枕又”,则是通过“镜汐”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信它万里分携后”,表达了分离后的思念之情。这句反映了诗人在分别后,对远方亲人或爱人的深切思念。
《蝶恋花·七和前韵,壬寅午日》 彩缕分丝萦臂瘦。浴罢兰香,披拂当风袖。大道朱楼谁许又。窥人象隔银屏后。 艾虎钗符新更旧。老我花阴,忍俊容禁酒。湘箑轻拈初暑候。聚头得许年年否。 注释与赏析: - 彩缕分丝(指用彩色丝线缠绕): 这句描绘了一位女子的装扮,用彩丝缠绕手臂,显得更加纤细。 - 浴罢兰香(指洗澡后身上还留有淡淡的兰花香气): 这句形容女子洗澡完毕,身上依然散发着淡淡的兰草香味。 -
【注释】 1. 客来:客人来访。 2. 茗谈:品茶时交谈,指与朋友的闲谈。 3. 山左:指山东地区。 4. 九和前韵:即“九日”,指重阳节。 5. 长日:漫长的时间。 6. 孤云:孤高的白云,这里用来比喻飘渺虚无的人或者事。 7. 浮邱袖:形容衣袖随着风起舞,飘飘荡荡的样子。 8. 蓬山: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神仙传》记载有蓬莱山,为仙境。 9. 相向:相互面对。 10. 下九:古代风俗
【诗句释义】 1. “抛却平生词笔瘦”:此句表达诗人抛弃了平时的文辞和诗歌创作,意指不再用笔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词笔"指的是诗词歌赋,"瘦"在这里形容诗人因放下这些文字而显得更加清瘦。 2. “不信天涯,犹染香盈袖”:这句子表达了即使身处遥远的天涯之地,诗人依旧能闻到花香,暗示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追求或怀念。"犹染香"比喻诗人的内心充满芬芳与希望。 3. “春好一枝今见又”
这首诗是苏轼的《蝶恋花·照影纤纤籢镜瘦。不若当时,宛转舒长袖》的译文。 下面是逐句释义: 1. 照影纤纤籢镜瘦。不若当时,宛转舒长袖。 释义:镜子里映出纤细的身姿,消瘦得如同一根枯木。不如当初那轻盈的舞袖舒展。 2. 料量三生相见又,今宵珠跋星沉后。 释义:想象着前世今生,我们再次相遇。今晚,星星坠落之后,你将离去。 3. 玄鬓霜华春服旧。祇賸吟边,梦里才呼酒。 释义:你的秀发如霜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 “剩紫残红”是说春天已经过去一半,残花败叶。“晓枕惊回”指春日天明后醒来,睡眼惺忪。“无柰纷纷雨”指春雨绵绵,无法挽留。“不吹愁去吹春去”意思是:春风吹拂不去我的忧愁,只会吹走春天的美景。“莫怪东君分别遽”,东君,即司春之神。“镜懒钗慵,不是留春处”,梳妆打扮都懒得弄了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技巧、结构、思想情感等的把握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逐句读懂诗歌的内容,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帘卷晓寒生怕起”“为问海棠开也未”两句是说:清晨醒来,看到窗外一片凄清寒冷的景象,担心不能起床,怕被这寒冷的天气所冻着。“章台有柳君休系”一句是说:你如果到洛阳去游玩,不要系住我的杨柳。诗人在洛阳思念着自己远在汴京的妻子,妻子又思念着他,两人都不愿分别
注释: 1. 雨深深,秋自老:雨水浓重,秋天自然地显得衰老。 2. 旧苑新花,莫问愁多少:在旧的庭院中,新的花朵绽放,不要问我心中的愁绪有多少。 3. 玉爪侵弦寒料峭:指琵琶的声音如同玉爪般锋利,穿透寒冷的琴弦。 4. 才奏南音,阵阵惊风搅:刚刚演奏南方的音乐,阵阵秋风便吹得人心神不宁。 5. 袖红单,屏翠小:袖子和屏风都是红色的,但因为心情沉重,它们显得有些暗淡。 6. 剪剪清霜,不许芙蓉好
【注释】 点就迎郎双笑靥:指女子打扮得漂亮,等待丈夫归来。近日人来,真个归期绝:近日来的人是谁?归期又何时? 尽日无言心自咽:整天默默无语,心里很难受。 春枝洒满寒鹃血:杜鹃花在春天开,颜色是白色,像白色的花瓣洒满了树枝。这里比喻妻子思念丈夫。 女伴强来相解说:妻子请侍女来给男子做解释。 侬不相思,怎把相思歇:你不思念我,我怎能不想你呢?“侬”是女子的自称,“相思”是男女之间的情感。
{"诗句1": "蝶不恋花花恋蝶。弃绿怜红,不是它心劣。", "译文1": "蝴蝶并不讨厌花朵而是喜欢花蝶,抛弃了绿叶而偏爱红花,这是因为它的本心并不是如此的低劣。", "注释1": "这句诗通过蝴蝶的行为揭示了其内心的真实感受。"} {"诗句2": "一种深情情独切。无情只爱同心结。", "译文2": "一种深深的爱情让人深感痛苦,因为只有对方能明白这份心意。", "注释2":
【注释】 ①青玉案:词牌名。又名“碧玉春”、“凌波仙”等。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四仄韵、两平韵。上片四句,下片五句,前后片各三平韵、两仄韵。 ②君:指代丈夫。 ③憔悴:形容人瘦损枯槁的样子。 ④惊晓睡:惊动了早晨的睡眠。 ⑤玉楼帘卷,朱扉环动,人在伤心地:用典。《世说新语.言语》:“谢安游山,一坐半入深林薄霭中。初无所见,唯闻人声鼓乐。伐木声,殷然有声。既而寂然。山上以火燃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