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
诗句解读及译文 "潇洒房栊底" 这句描述了一种轻松自如的生活状态,其中“潇洒”意味着自由自在,不拘小节;“房栊底”则指室内或房舍的深处。整句传达出一种闲适、超脱的氛围。 "展文茵、红氍一片" 这里提到的“文茵”和“红氍”,是两种铺设在地面上的红色织物,常用以铺设席地而坐的场合。这两句描绘了屋内铺有红色地毯的景象,营造出温馨且舒适的感觉。 "秋光如水" “秋光”指的是秋天的阳光
【注释】 酹江月(wèi jiāng yuè jiǔ),词牌名。 清门娣姒,周蚤寡行年,四十有四。 清门,指清白的家庭出身;娣姒,妯娌。 周蚤寡行年,即早逝的丈夫已去世四年。 张姒年才三十六,有妾廉姬廿岁。 张姒,作者之妻。 妾,指小妾。 廉姬,作者之妾。 三女随肩,笔状砚匣,听讲周难旨。 “三女”指作者的三个女儿,因年龄幼小,所以用“随肩”来形容。 “笔状”形容砚台的形状。
燕居而坐,是力田、孝弟明经才子。 九命文章,憎蚤达、廿载三冬文史。 因韵敲盘,万言倚马,捷敏谁能似。 登楼入幕,书生聊复如此。 但须红袖添香,绿衣司砚,何物夸金紫。 闻道更番,吟锦瑟、赢得佳人画里。 媚矣三姝,艳哉三妇,粲者皆子美。 唐书再撰,大臣将荐君起。 赏析: 《念奴娇》是一首充满文学韵味的词,通过对自然、人物和历史的描绘,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念奴娇 二十四 居吾语汝:启雕龙,炙輠谈天之口。 跂脚支颐,还袒臂、亲做东西前后。 吐舌伸头,耸肩侧耳,共拍庐胡手。 古人名姓,子虚忘是乌有。 试看忽鼓忽歌,妄言枉听,椎鲁皆良友。 怕问三家,村学者、六四括囊无咎。 蕉扇驱蚊,竹衫收汗,星挂疏疏柳。 先生倦矣,豆花聊以为寿。 注释:这是一首《念奴娇·大江东去》词的第二十二首。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以及他对待知识的态度。 赏析
【注释】 达者:得达官显贵的人。袁家新谱:袁枚的家族谱牒。屯田乐府:指汉代边地屯戍之地的民歌。非我佳人:不是我的佳人。向花间、自点檀匡鼓:在花丛中自己击打着檀板伴奏。奏绝调:弹奏着绝妙的曲子。文心苦:指词人内心的痛苦。越霰吴霜:比喻严寒的天气和风霜。王事:公务。藉竿木:借倚着长竿,以助舞兴。 【赏析】 《贺新郎·名宦何堪数》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写的一首词。全词上片写词人对名利富贵的淡泊之情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辛弃疾,全诗如下: 梦中曾到,向东林结社,西林拄笏。 大石桥边呼慧远,不畏虎声剩谷。 鹿洞芝肥,麝囊花紫,醉倚芙蓉簇。 白云留我,莲花峰下同宿。 醒后游迹俱非,衣鹑马狗,仍逐穷途哭。 十载天涯几两屐,踏遍太行千曲。 投笔归来,布帆无恙,稳泛浔江绿。 青山相对,形容偃蹇如仆。 注释: 1. 梦中曾到,向东林结社,西林拄笏:梦中曾到过东方的树林(东林),在那里结交了朋友
推篷一笑,喜十年重见,庐山面目。 问讯匡君无恙否?五老须眉如夙。 日照香炉,云生鹤观,雪挂康王谷。 银河倒卷,青天乱酒飞瀑。 我欲左拍徐凝,右携李渤,共跨先生鹿。 小载玉渊潭上酒,料理百钱青竹。 松下吟诗,云中倚剑,坐看黄冠局。 掉头一问,山灵可有缘不? 译文: 推开船篷,放声大笑,十年后再次见到庐山的美景。 问候匡君是否安好?五老峰的胡须眉毛像从前一样。 阳光照耀着香炉峰,云彩升起在鹤鸣峰
【注释】 1. 帐冷香销夜:帐帷已冷,芳香已消。 2. 断肠吟、生平一事:我一生中最伤心的事情就是吟诗。 3. 记得琉璃为砚匣:还记得当年我用琉璃做的砚匣。 4. 新咏玉台频借:我新作的《玉台》经常被借去诵读。 5. 春去矣、小楼花谢:春天已经过去了,楼上的花儿也凋谢了。 6. 诵偈朝云会现影:诵读经文时,朝云(仙女)的影子会出现。 7. 怨东风、两次吹兰麝:怨恨那东风,它两次吹散了兰麝的香气。
【注释】 布帆:指船帆。布:用麻或棉制成的一种较粗糙的丝织品。 无恙:平安无事。 是:动词,表判断。 独往独来: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 不同漂泊:不随波逐流。 越鸟:南方的鸟。 归翼:回巢。 健送:强劲地传送。 喜声:好消息。 蠹香:蛀虫的气味。 蛆𦉥(jiāo)满:形容虫子满洞而出。 去卧岩壑(hè):到山中隐居。 白舫青油幕:白色的船篷上画有青色的帷幕。 人骂樊川轻薄:被人们指责为轻浮。樊川
载书一艇,似乘兴而来,兴尽而返。 载书一船,仿佛是乘兴而来的,但当兴致已尽时却要回去。 回忆出门西向,笑此意成疏懒。 回忆起当初离开家向西走的时候,笑自己这种悠闲散漫的态度已经变得疏懒了。 遍友时贤,细参世味,两鬓缁尘满。 广泛交友于当时的贤达之士,仔细体会世间的滋味,两鬓的白发已经被尘土染黑了。 长卿倦矣,云山是尔归伴。 司马相如已经厌倦了仕途生活,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就是你的归宿。 去年燕市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