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冷香销夜。
断肠吟、生平一事,最伤心者。
记得琉璃为砚匣,新咏玉台频借。
春去矣、小楼花谢。
诵偈朝云会现影,怨东风、两次吹兰麝。
看燕燕、香泥惹。
判官自判氤氲且。
白尚书歌填长恨,再生缘也。
世味从来皆嚼蜡,情绪偏同啖蔗。
梦断了、浮香精舍。
君语如斯吾怕听,便英雄、泪也如铅泻。
儿女恨、那堪写。
【注释】
- 帐冷香销夜:帐帷已冷,芳香已消。
- 断肠吟、生平一事:我一生中最伤心的事情就是吟诗。
- 记得琉璃为砚匣:还记得当年我用琉璃做的砚匣。
- 新咏玉台频借:我新作的《玉台》经常被借去诵读。
- 春去矣、小楼花谢:春天已经过去了,楼上的花儿也凋谢了。
- 诵偈朝云会现影:诵读经文时,朝云(仙女)的影子会出现。
- 怨东风、两次吹兰麝:怨恨那东风,它两次吹散了兰麝的香气。
- 看燕燕、香泥惹:看着燕子在香泥中飞舞。
- 判官自判氤氲且:判官自己决定要消散一切了。
- 白尚书歌填长恨,再生缘也:白居易写的《长恨歌》是一首关于爱情的歌曲,而再生缘则是佛教中的一个故事,意味着前世的爱情可以延续到下世。
- 世味从来皆嚼蜡:世间的味道从来都是无味的。
- 情绪偏同啖蔗:我的情绪和吃甘蔗一样,越嚼越甜。
- 梦断了、浮香精舍:梦醒了,只剩下满屋的香气。
- 君语如斯吾怕听:你说的话如此动听,我害怕听到。
- 便英雄、泪也如铅泻:即使是英勇的将军,泪水也会像铅一样流淌。
- 儿女恨、那堪写:儿女们的仇恨,怎么能够写出来呢?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五十八首》中的第五首。整首词以抒情为主,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情事理的描述,表达了词人的哀怨之情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帐冷香销夜”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帐帷已经冷了下来,香气也已经消散。这里暗示着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第二句“断肠吟、生平一事,最伤心者”,词人回忆起自己的一生中最伤心的事情,就是吟诗。这里的“断肠吟”表达了词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投入,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人生无常的感叹。
第三句“记得琉璃为砚匣”和第四句“新咏玉台频借”,回忆了自己曾经用琉璃制作的砚匣和新作的《玉台》诗文,这些作品经常被他人借阅。这反映了词人的艺术成就和他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词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春去矣、小楼花谢”和“诵偈朝云会现影”分别描绘了春天的离去和小楼中的花儿凋谢的情景,以及诵读经文时神仙的影子出现的景象。这些画面都传达出了词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最后两句“看燕燕、香泥惹”和“判官自判氤氲且”,描绘了燕子在香泥中飞舞的场景和判官判定一切将归于虚无的情景。这些画面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艺术创作和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