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第一句:“记向秦淮水。” - 关键词:秦淮、水 - 注释:秦淮,指南京的秦淮河,是南京著名的历史文化区域。水,可能指的是秦淮河流的水。这句诗可能在回忆在秦淮河畔的情景,表达一种怀旧或怀念的情感。 - 赏析:这一句可能是诗人对过去某一具体场景的回忆,表达了对这个地方的深厚感情。 2. 第二句:“问何人、小楼吹笛,劝人愁死。” - 关键词:小楼、笛、愁死 - 注释:小楼
诗句翻译和赏析: 秋在台城路。 听吴娘、小楼低唱,萧萧暮雨。 画里帘波丁字水,每忆垂杨一树。 逐落叶、随风飘舞,南北东西行万里,对河山、漂泊犹如故。 谁耐写、别人处。 能诗司马吾家住,记泥墙钗痕墨沈,昔年曾获。 不道河楼留雪爪,又惹宝鸿相诉。 邀笛奏、王郎新谱。 我或前身据床客,踏荒烟、曾表桓公墓。 历寒食、又三度。 注释与赏析: - “秋在台城路”: 描述秋天的气息在台城路上弥漫。 -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海内无多友。 - “海内”:指天下,全国。“无多”:不多,很少。“友”:朋友。这里指的是志同道合的朋友。 2. 聚离踪、黄金台畔,一杯残酒。 - “聚离”:指朋友离散。“黄金台畔”:古代传说中,燕昭王在台上筑黄金,招揽贤士,后来许多贤才都来投奔他。这里借指人才聚集的地方。“残酒”:指饮酒已尽。 3.
【注释】 五十八首:词牌名。 倚高梧、解衣盘薄:意谓倚高梧桐,脱去衣冠,以表示对客人的款待和尊重。解衣盘薄,指脱去外衣而盘膝而坐。 髯其堪爱:意谓胡须很可爱。髯,长而下垂的头发。 七十年来无此客:言已过七十年,没有这样的客人了。 余韵留风犹在:意谓余韵尚存,影响犹在。 问何处、桐阴不改:意谓问何处的梧桐树荫依然不变。 名士从来多似鲫:名士(即文人)历来如鲫鱼般多。 可容我、取而代:可以容纳我
愁向欢场起。 易销魂、才人结习,大都如是。 只觉江山多寂寞,无处教人欢喜。 抱斯意、吾侪应尔,抑郁无端同故态,更飘零、知遇俱相似。 共回首、雁声里。 闲情十载抛流水,念家山暮云回合,自伤羁滞。 丽句清词刊落尽,柳絮今沾泥滓。 有锦瑟、吟编曾毁。 尚忆孱躯痴绝日,病琅邪、几为多情死,同调者、那堪此。 注释: 1. 愁向欢场起:忧愁在欢乐的环境中产生。 2. 易销魂:容易使人心神不宁,消魂。 3.
【注释】 侧帽:侧着帽子,形容醉态。 消受者:能消受的一方。 晓烟山店、夕阳红树: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山村的景色:清晨的薄雾笼罩着炊烟袅袅的小店,夕阳西下时,那片红彤彤的树林在天边渐渐消失。 犬吠孤村灯一点:描述的是一个人独自行走在荒凉的小路上,远处传来一声声犬吠,而前方的村落里只有一盏孤独的灯火闪烁。 此:指前句中的"马食"之地。 是马食、僮眠之处:指的是主人曾经居住过的地方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咄咄真堪怪。习雕镂、文人余事,如斯狡狯。 咄咄,形容声音大而有力,这里指感叹之声。习雕镂,学习雕刻。文人余事,指文人的业余爱好。如斯狡狯,如此狡猾。 2. 切玉昆刀君才似,不管铜章鱼佩。 切玉昆刀,一种雕刻玉石的刀具,比喻技艺高超。君才似,像你这样有才能。不管铜章鱼佩,不拘泥于世俗的装饰,追求真正的艺术。 3. 执寸铁、腕如风快,造化镌镵天欲泣,刻琳琅、字字垂金䪥
【注释】 贺新郎(词牌名)五十八首 其二十四: “芦中士”:即“芦中人”,指隐居不仕的人。 莫便欢:不要高兴。 “士之不遇”:士人的不得志。 “验取朱颜镜里”:意思是说,年华老去,镜中的容颜已与当初不同了。 骑㱁段:骑马。 草制纶扉:草拟诏书,开合宫门。 掞天庭:形容文采飞扬。 “上林树”:指汉武帝时种的梧桐树。 小作升沉:指在仕途上小有升迁和贬谪。 “仆亦因愁几死”:我也曾因为忧愁而死去。
我亦悲歌士。 忆当时、青云结客,黄沙射雉。 三十行年豪气尽,川上低徊流水。 看遍了、江山如此,圆缺阴晴今古共,达人心、那不如灰死。 知我者、二三子。 已曾三食神仙字,笑饥蟫梭巡雪案,消磨败纸。 不断车雷喧客枕,欲借杜家聋耳。 更无奈、别人燕市。 满目风烟兄弟感,夕阳中、长揖分行止。 都付与、画图里。 【注释】 1. 贺新郎:词牌名。五八首:指《贺新郎》五十八首。 2. 青云:喻高官显位。 3.
【注释】 鹊语人归了。 鹊:喜鹊,指喜事临门;语:传书报信; 人归了:喜事已到,家宴即将举行。 恰正是、高堂日永,红楼春小。 高堂:高大的堂屋,这里泛指家中长辈; 红楼:红色的楼房,这里指新娘的新房。 慈竹连枝忝古翠,笼定椿华萱草。 慈竹:形容女子贤淑; 笼定:比喻女子贤淑能持家; 椿华:指男子,因为“椿”是长寿的象征; 萱草:指儿媳,因为“萱”是忘忧草的意思; 笑:这里指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