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冲之
【注释】:至日:即冬至。短晷催长至,新晴改故阴。 短晷:指冬至时白天最短。至:到。 短晷:即冬至。 催:催促。长至:冬至。 短晷催长至:冬至到了,白昼最短。 风霜游子鬓,节序异乡心。 风霜:天气寒冷。 游子:在外的人。 鬓:两鬓之间,指人的脸。 风霜游子鬓:指天气寒冷,游子两鬓变白。 节序:时节,这里指节气。 异乡心:异地之心情。 风霜游子鬓,节序异乡心:指天气寒冷,游子两鬓变白
【注释】: 荥泽驿阻雪:在荥泽驿阻住下雪。荥,指荥阳,今属河南;泽,指郑县,今属河南。 去年冬不雪:去年年底没有下雪。 今雪太匆匆:今年下雪太突然了。 轻薄愁兼雨,欹斜怯受风:因雪而感到惆怅,又因雨而感到寒冷,又因风雨而不敢出门。欹,倾斜;怯,害怕。 雁依寒浦静,鸦噪暮林空:大雁依偎在寒冷的河岸边安静地栖息,乌鸦则在傍晚的树林里叫个不停。 憔悴西征客:形容自己旅途中的困顿、疲惫之状。 惟应白发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该首诗的内容,最后指出该首诗的表达技巧。 【答案】 ①伏枕:指诗人因思念而失眠(或“愁闷不得安睡”)。②送别诗:指作者为送别僧人所写的一首诗。③同香火:一同修行
诗句释义 1 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 “契阔”意为分离久别,这里指诗人与江子我分别已久。“三秋”即一年的三个季度,此处表示时间之长。"情亲"则表达了对朋友深厚的感情和情谊。 2.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常折柳”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人们会在离别时折下柳枝作为纪念,象征不舍之情。“班荆”,原意指用荆条铺在地上坐卧,后引申为共同坐卧、同甘共苦的意思,此处反问是否真的需要如此。 3.
寄江子之 江子(指江淹)的平生,疏懒已忘记我。 不啻(不止)三年分别,如何一个字都没有。 烧丹(炼制丹砂)岣嵝令,酿酒步兵厨。 二者将如何选择,功名不要轻率图取。 注释: - 江子:江淹,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 疏懒:形容江淹性格疏懒,不愿与人交往。 - 不啻:不止,表示时间或数量之多。 - 三年:古代常用年数来计数,这里表示已经过去三年。 - 何(hé)字:什么字,指书信内容。
注释: 入夜暑气薄,辉辉星满空。 钩帘倚新月,却扇受微风。 痟混几时愈,浮楂何处通。 轻生一快意,波浪五湖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诗。诗人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入夜后的景象:夜已深,暑气已经变得很薄,空中闪烁着星星的光芒。诗人在月光下,轻轻地拉开窗帘,倚靠在窗边的栏杆上,静静地欣赏着天空中的星星。然后,他打开扇子,感受着微风的吹拂。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
【注释】: 亭成:亭子建成了。 故里:故乡。 佗年:多年,指很多年。 新亭:新造的亭子。 江山:指自然风光。 草木:植物。 圃菊黄浮酒:把菊花放在菜园里,让它在秋日里散发出香味,然后泡上酒喝。 汀莼紫泛羹:在江边用紫菜做的汤,叫做莼羹。 松风:松树林里的风声。 便:方便,这里指有松树的地方。 许:希望。 从诸生:跟随在座的学生。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归家后的所见所感。首联写自己久别他乡
出门吾所懒,无客亦何叹。 译文:出门我不愿意,没有客人也没有必要叹息。 注释:出门:离开家门;吾所:表示自己的意愿。懒:不想做某事。何叹:有什么可叹息的?这两句是说自己不愿外出,没有客人也没有关系。 举世遽如许,孤风良独难。 译文:全世界都像他那样,我却孤独地难以自拔。 注释:遽:快、多。如许:像他那样,即指像嵇康那样清高。孤风:比喻清高的志趣。这句说世人都是像嵇康那样清高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句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然后注意选项中的关键字眼,如“昔”、“岁”、“凿”、“悠悠”、“丘壑”、“兹”等,并结合上下文语境体会其表达的感情,最后将句子所蕴含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吻合即可。题干要求是“逐句释义”。 【答案】 ①苏门山在今江苏省丹阳市西北,因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字苏)隐居于此而得名。②岁岁游:每年游赏。③石连沙
和四兄 掩卷忽不乐,扪心空浩叹。 家声畏沦坠,世态属艰难。 月倒迎门屣,风弹挂壁冠。 萧然对孤竹,一笑共衰残。 注释: 1. 掩卷忽不乐:掩卷:放下书籍。忽不乐:突然不高兴。 2. 扪心空浩叹:扪心:用手摸着胸口。浩叹:深深地叹息。 3. 家声畏沦坠:家声:家族的声誉。畏:怕。沦坠:沦没、堕落。 4. 世态属艰难:世态:世间的人情事理。属:依附。 5. 月倒迎门屣:月倒:月亮倒挂的样子。迎: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