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松
上广州支使王拾遗 明应时,王拾遗不应召见。天幕,指天空。称仙才,形容王拾遗才学非凡。聘入关中去,被朝廷征召进京去。人从帝侧来,跟随皇帝身边。 诗窗盛岛屿,诗窗指的是诗人的书房,这里比喻诗人的才识如同繁星一样璀璨。檄盾照风雷,檄是古代的一种文书,这里比喻诗人的文章像风雷一般激荡人心。几度陪旄节,几度陪伴皇帝出行。营巡海色回,指诗人在海上巡察归来。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王拾遗才华的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及艺术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圈定诗句范围,最后回归诗歌本身进行具体分析。“一从诸事懒,海上迹宜沉”,意思是自从我处理完所有的事情后,便感到心烦意乱而懒散了;我想到海上去隐居,过一种远离尘世生活。“吾道不当路,鄙人甘入林”,意思是我的志向不在仕途,而是愿意在山林中度过一生。“云垂方觅鹤,月湿始收琴”
诗句释义与译文 代远已难问,累累次古城。 - 注释: 随着时间的推移,难以询问(了解)古冢的详情,只能看到一座座排列在一起的老城遗迹。 - 译文: 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以探寻那些古时的遗址和遗迹。只能见到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排列成行,显得如此古老而沉默。 民田侵不尽,客路踏还平。 - 注释: 百姓的土地不断被开发侵占,道路虽然坎坷不平,却也因游客的足迹变得平坦。 - 译文: 民间田地不断被开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慈恩寺东楼》。下面逐句释义: 第1句:“寺楼凉出竹,非与曲江赊。” 译文:寺庙的楼阁在凉爽中显得格外清高,它不是像长安城的曲江那样悠闲。 注释:凉出,形容词用作动词,意为“显得清爽”。赊,这里是比较的意思。曲江,即曲江池,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南。此句表达了王之涣对寺院楼阁独特清高氛围的赞赏之情。 第2句:“野火流穿苑,秦山叠入巴。” 译文:野外的野火在园子里流淌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一径通高屋:一条小路通向一座高大的房子。 2. 重云翳两原:浓密的云雾遮住了两座山的原野。 3. 山寒初宿顶:山中寒冷,刚到达山顶。 4. 泉落未知根:泉水从高处落下,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5. 急雨洗荒壁:急雨冲刷着荒凉的墙壁。 6. 惊风开静门:猛烈的风吹开了安静的门。 7. 听君吟废夜:听了你的吟诵,让我彻夜难眠。 8. 苦却建溪猿:让你的建溪猿感到痛苦。 赏析:
《宿猿》 曾宿三巴路,今来不愿听。 云根啼片白,峰顶掷尖青。 护果憎禽啄,栖霜觑叶零。 唯应卧岚客,怜尔傍岩扃。 注释:曾经在三巴路上住宿过,如今回来却不愿意听了。 在云根上啼叫的猿声一片一片地传来,山峰之巅的猿声尖锐而清脆。 它护着果实,讨厌别的小鸟啄食;栖息在雪霜覆盖的树叶上,窥视着它们落下。 只有那些卧在山间雾气缭绕中的隐士,才会怜悯这些被囚禁在岩石里的猿类吧!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 荐福寺:寺庙名,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区。 - 应制白公:“应制”是古代对皇帝的称呼,这里指代应皇帝之命而作诗的官员,“白公”可能是应制者的名字或官职,这里假设是应制者的名字。 - 紫檀衣:紫色的檀木制成的衣服,象征着尊贵和权力。 - 明君宠顾时:指的是皇帝恩宠有加,受到重视的时刻。 - 讲升高座懒:在讲学的时候,皇帝坐在高高的座位上,显得悠闲自在,没有参与讲解的紧迫感。 - 书答重臣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身居青龙寺时所作,以赠给云颢法师为题。 紫檀衣且香,春殿日尤长。 “紫檀”指的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古代常用于制作家具和乐器。这里的“紫檀衣”,可以理解为法师的袈裟或者法衣,象征着尊贵和神圣。而“且香”则形容其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春殿”指的是春天里的宫殿,象征着温暖和生机勃勃。“日尤长”则是指太阳特别明亮,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注释】 观山寺:在今四川彭县。分嵓眼:即分水岭,指井口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下石瓶:把石头投人井中打水。旁痕终变藓:泉水从侧面流出,久而久之,就变成绿苔了。圆影即澄星:泉水映出明月,像星星一样。异夜天龙蛰,应闻说叶经:夜间天龙蛰伏,应当听到僧人念诵《法华经》。应:应该。叶经:《法华经》又名《妙法莲华经》,为大乘经典之一,佛教认为这部经典是佛所说最上乘之教典。 【赏析】
天涯缘事了,又造石霜微。 不以千峰险,唯将独影归。有为嫌假佛,无境是真机。到后流沙锡,何时更有飞。 注释:天涯:指遥远的地方。缘分:因缘和合的意思。了:结束。又造:再次前往。石霜微:指石霜寺。不以千峰险:不把千座山峰的险阻放在眼里。唯将独影归:只有独自的身影归来。有为嫌假佛:认为有些佛像是假的,不值得供奉。无境是真机:没有境界才是真谛。到后流沙锡:到了那里后,就化缘做和尚了。何时更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