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藻
【注释】 东风杨柳花外拖:东风拂动着杨柳,使花儿飘落。 好池台、斜照未锉:好景色的池塘台榭,夕阳的余晖还未退尽。 悄不见、惊鸿影,是谁来、调弄翠哥:悄悄地看不到那飞过水面的雁影,是谁来了? 玉笼小啄双红豆:用玉笼装的鸟,嘴里衔着两粒红豆。 问相思、心内几多:问这相思之情有多少? 陇山远、蓬山隔,说无聊、都唤奈何:隔着遥远的陇山和蓬莱仙山,说什么是无聊,只好叹息无可奈何。 【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载酒问奇字,千古想经师” - “载酒”指携带美酒,象征庆祝或娱乐。 - “问奇字”指的是询问那些难以理解或罕见的汉字或古文。 - “千古想经师”表示对古代精通经书的学者的怀念和敬仰。 2. “别开生面,何许名父与佳儿” - “别开生面”意为开辟新的境界或风格,这里可能是指书法艺术的新风格或创新。 - “名父”通常指著名的父亲或导师,而“佳儿”则指优秀的学生。 -
【注释】 卖花声:词牌名。又名“柳叶换鹅儿”、“柳叶歌”、“卖花女”,双调,四十五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渐渐绿成帷:渐渐的,指柳叶由嫩绿变成深绿色。帷(wéi)子,用布做的帷幔。此指柳叶。 青子累累:青,指柳树的绿叶。累累,形容柳树绿叶繁茂的样子。 廿番风信不停吹:廿番,二十次。风信,风向。此指春风。停不住地吹动着。 病是愁根愁是叶:病,指人的病苦。愁根,指忧愁的根源。愁是柳叶
注释: - 伊人似玉。记黄昏小院,曾伴花宿。不断生香,写入冰丝,高楼漫倚横竹。无端抛却家山去,只梦绕、江南江北,有故园、仙鹤飞来,说与藐姑愁独。 【注释】: - 伊人:指女子。 - 记:回想。 - 黄昏小院:傍晚的院子。 - 曾伴花宿:曾经陪伴花儿一起住宿。 - 不断生香:香味永存。 - 写:比喻。 - 冷画:泛指图画。 - 总负它:总归辜负。 - 淡月疏窗,印满碧罗十幅
扫花游 石梁到否,记倦旅天涯,素襟尘涴。胜游未果。便沧州四壁,少文空卧。梦入琼台,不辨芙蓉万夺。晓风大、怕碧海夜寒,明月吹堕。 瑶佩声锁锁。定误认王乔,玉笙教和。好春又左。算桃花洞口,几番红过。一箸胡麻,一道溪流翠锁。似真个,化仙衣、蝶飞云破。 注释: 石梁:石桥。 到否:能否到达。 倦旅:疲惫的旅人。 胜游:美好的游玩。 少文:指杜甫,字子美。 蓬莱:传说中的仙山。 碧海:大海。 王乔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雪、鱼和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1. 绕膝声疏,剩雪片、鱼倾翠蓝。无复伴、书床镜槛,砌左窗南。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在家中看到雪和鱼的情景。雪片落在膝上,仿佛在弹奏声音,而鱼则在清澈的水中翻腾,映衬出翠蓝色的背景。这里的“书床镜槛”指的是书案和栏杆,象征着文人雅士的生活环境。诗人感叹自己已经没有这样的伴侣了。 2.
台城路 一家终日楼中住,千株万株华绕。借月传神,团香入指,点笔嫩寒春晓。鸥波梦悄,正写出双身,索来双笑。如水瑶台,问君修得几生到。和云低覆纸帐,看床头卷轴,深护多少。玉茗清才,缟衣仙侣,蛾绿两弯刚扫。重商画稿,记东阁吟馀,西湖吹老。解事雏鬟,并栖怜翠鸟。 注释: 1. 楼中住:在高楼中居住。 2. 千株万株华绕:形容花木繁盛,如同千株万株围绕着楼。 3. 借月传神:用月亮来传达情感或意境。 4
水调歌头 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野。云台山多名将,钓台有贤人。画图山水,一丘壑、一蓑笠,一剑倚青天。共赏好山水,自署为粗官。 谪贬文星,传播草圣,诗禅证。衙门无事,花下时借绿荫眠。或骑铁马霜夜,或乘赤鲤长川,眷属尽神仙。比拟赵子昂,七弦琴作伴。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生活和抒发志向的词。首句“大隐隐于市”与次句“小隐隐于野”形成对照,表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词人以“云台山”、“钓台”
垂柳绿毵毵。雨洗烟含。满天飞絮落花搀。记得画船曾载酒,箫鼓江南。 睡折碧云簪。怯试单衫。一春辛苦似红蚕。三起三眠三月病,病过重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先的作品。它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天里的感受和心情。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赏析: 1. 垂柳绿毵毵。雨洗烟含。满天飞絮落花搀。记得画船曾载酒,箫鼓江南。 - 这句诗描述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垂柳披上了绿色的新装,被雨水洗涤后显得更加清新
诗句解析: 1. 自先生、题襟汉上,湖山风月谁主。绿蓑画出元真子,料理钓筒茶具。千万树、问流水桃花、春色来何处。武陵伴侣。有旧梦盟鸥,比邻放鸭,值得故乡住。 - “自先生”:指作者自己或与作者有关的某人。 - “题襟汉上”:《汉书·苏武传》:“武在匈奴中,胡人谓陵为君,皆望拜之,坐者膝下”。后因以“题襟”表示对他人的敬称。 - “绿蓑”:绿色的蓑衣,古代隐士常穿着。 - “元真子”:指陶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