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
忆岐下旧游 二年岐下假诸侯,事简民安选胜游。 花寺水村时驻马,暮天秋雪独登楼。 静眠铃阁闻羌笛,闲酌松醪引越瓯。 别后几回空有恨,叶飞蝉噪动离愁。 注释: 1. 二年岐下假诸侯:指在岐山之下(即今陕西宝鸡市)的两年时间内,作为诸侯国的代表进行活动。 2. 事简民安选胜游:由于政事简单而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常常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 3. 花寺水村:指的是附近的花寺和水边的村庄。 4.
寄赠笠泽处士 七言律诗鉴赏 诗歌原文: 笠泽渔人高节奇,白头犹自著蓑衣。 吟过竹院僧留宿,钓罢烟江鹤伴归。 花落砌边春雨歇,酒醒林际夕阳微。 中朝名士皆知己,多说东来信亦稀。 译文注释: - 诗句释义: 1. “笠泽渔人高节奇”:描述了笠泽的渔夫具有高尚的节操和独特的个性。 2. “白头犹自著蓑衣”:即使年纪已老,仍坚持使用蓑衣作为捕鱼工具。 3. “吟过竹院僧留宿”
【诗句】 洛阳有怀岐山旧游 绿鬓年来已渐雕,旧游芳草路迢迢。 山横远翠疑歌黛,柳拂轻梢认舞腰。 秦甸梦回空有恨,洛城吟断独无憀。 斜阳更上高楼望,始觉离情一倍饶。 【译文】 在洛阳怀念岐山的旧游,我的头发已经渐渐白了。 岐山上的旧游地,被茂盛的芳草覆盖着,道路又遥又远。 远处的山峰横亘,好像歌女脸上的黛色一样,山峦仿佛在唱歌。 细长的树枝轻拂着嫩绿的柳条,就像舞女的腰肢一样婀娜多姿。
初到长安书怀 荐承丹诏抚雕残,适值年丰万井安。 旧职尚兼黄阁贵,前驱新拥碧油寒。 静怜风竹经宵听,老爱山云尽日看。 魂梦不知关塞外,有时犹得到金銮。 注释: 1. 荐承丹诏:接受朝廷的任命诏书。 2. 抚雕残:抚摸雕刻精美的文物。 3. 年丰万井安:年景丰收,万家安宁。 4. 旧职:以前担任的官职。 5. 黄阁:古代帝王的办公厅,这里指代朝廷。 6. 前驱:前面的引导者,这里是指官员或使者。
注释如下: - 秋夜怀归:秋天的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 - 背窗寒烛影沉沉:窗户外面,冷清的灯光映照出深深的影子。 - 楚客乡思欲不禁:作为楚国人(即屈原),对家乡的思念难以抑制。 - 板阁漏残人自远:木板阁楼上的漏壶滴水声已经结束了,而人已经离得很远了。 - 水萤光淡夜方深:水面上漂浮的水生萤火虫发出微弱的光芒,使得夜色更加浓厚。 - 牢愁闻雨眠疏屋:由于忧郁的心情
诗句原文: 雨蒙村落野梅黄,茅阁长吟水气凉。 幽鸟远声来独树,小荷疏影占前塘。 闲心终不忘鱼钓,澹水真宜习老庄。 报国自知无世用,烟蓑何日卧清漳。 注释解释: - 雨蒙村落野梅黄:描述雨后乡村的景象,野梅在雨中显得更加鲜艳。 - 茅阁长吟水气凉:描绘了作者在茅屋中吟诗时的凉爽感受。 - 幽鸟远声来独树:描述了远处树丛中传来的幽静鸟儿叫声。 - 小荷疏影占前塘:小荷叶上的倒影映照在池塘里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离人听积雨,滴滴动乡心。 - 注释:诗人独自在异乡,听着连绵的雨声,每一下敲击都触动了他对故乡的思念。 - 译文:孤独的旅人在异乡倾听着连绵不断的雨声,这声音如同细雨般触动着他的乡愁。 2. 故国程犹远,重门夜正深。 - 注释:故乡的距离似乎还很遥远,深夜中重门紧闭,更衬托出内心的孤寂。 - 译文:我遥远的故乡还隔着漫长的路,深夜里厚重的门关得紧紧的,更加深了我的寂寞
萧萧征骑立长亭,遥指天涯万里程。 尊酒欲阑人欲别,夕阳丝管尽离声。
行尘漠漠起西风,来往征轩似转蓬。 驻马几多愁思苦,乱蝉衰柳武关中。
年光苒苒暗推移,坐惜流年感旧期。 独听早蝉秋色里,潘安初见二毛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