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山甫
赴举别所知 腰剑囊书出户迟,壮心奇命两相疑。 麻衣尽举一双手,桂树只生三两枝。 黄祖不怜鹦鹉客,志公偏赏麒麟儿。 叔牙忧我应相痛,回首天涯寄所思。 注释: 1. 赴举:指赴京应试。知己:知心朋友。 2. 腰剑囊书:形容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的样子。 3. 壮心奇命:表示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命运的不确定性。 4. 麻衣尽举:形容自己穿着朴素,但依然充满自信。 5. 桂树只生:表示自己的出身并不显赫
早春微雨 【注释】:本诗首联写诗人在春天里,看到莺儿、蝶儿都似是凝愁,而自己不觉看花时头已微微湿了。第二联写诗人远望,疏影未藏千里树,远处的阴翳遮蔽万家楼。第三联写诗人近观,青罗舞袖纷纷转,红脸啼珠旋旋收。尾联写诗人思考,为什么还要爱风流呢?最后诗人得出结论:为济物。 译文:春天来了,我看到了莺儿、蝶儿都似有忧愁,而我自己却没察觉看花时头已经微微湿了。远望过去,疏影没有隐藏过千里的树
逐句释义 1. 万古交驰一片尘,思量名利孰如身? - "万古":表达时间长久。 - "交驰": 形容竞争激烈。 - "一片尘": 比喻竞争激烈到尘埃里。 - "思量名利孰如身": 思考人生追求的名誉和利益是否比生命更重要。 2. 长疑好事皆虚事,却恐闲人是贵人。 - "长疑":长时间怀疑。 - "好事":指成功或好运的事情。 - "虚事": 不真实的事情。 - "闲人":没有参与竞争的人。
【注释】 1. 双凤衔书次第飞:比喻诏书的传递。双凤,指凤凰;衔书,指传达诏书。 2. 玉皇催迫列仙归:指皇帝命令官员们回京。玉皇,指天上的玉皇大帝。列仙,指天上的神仙。 3. 云开日月临青琐:形容朝廷的繁忙。青琐门,指皇宫的门。 4. 风卷烟霞上紫微:形容朝堂的景象。紫薇,指皇宫中的宫殿。 5. 莲影一时空俭府:指朝廷中的人忙碌而辛苦。莲影,指荷花的影子。 6. 兰香同处扑尧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解答时,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其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作答。“镜里只应谙素貌,人间多自信红妆”是说自己在镜子里看到的样子,应该是朴素的容颜;而世人却总喜欢浓妆艳抹。这两句写出了贫女内心的悲苦和无奈。“当年未嫁还忧老,终日求媒即道狂”写她因年老色衰而被夫家厌弃,又因为年长被求婚人嫌弃,只好终日去求媒说亲,说明她的遭遇很不幸
解析与赏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争帝图王德尽衰” - 关键词解释: “帝图王”通常指代统治者,这里特指历史上的帝王。 “德尽衰”意指道德、仁政的衰退或失败。 - 含义: 描述帝王为了争夺天下而进行战争和扩张,最终导致国家道德和政治上的衰落。 2. “骤兴驰霸亦何为” - 关键词解释: “骤兴”、“驰霸”指突然崛起并称霸一方。 “亦何为”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是什么。 - 含义:
蒲关西道中作 国东王气凝蒲关,楼台帖出晴空间。 紫烟横捧大舜庙,黄河直打中条山。 地锁咽喉千古壮,风传歌吹万家闲。 来来去去身依旧,未及潘年鬓已斑。 【注释】 国东:指国都洛阳以东的地区。 王气:帝王的气象;这里指国运。 楼台:指古代帝王建在城上的楼台。 帖出:露出。 大舜:即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中条山:山名,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一带。 风传歌吹:形容歌声随风飘荡,到处传唱。 潘安
【诗句释义】 眼前何事不伤神,忍向江头更弄春。 意思是:眼前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呢?为什么还要在江边欣赏这美好的春光? 桂树既能欺贱子,杏花争肯采闲人。 注释:桂树(木樨)能让人看不起自己,杏花(杏花)却不愿采摘那些懒散的游人,暗喻那些不务正业的人。 麻衣未掉浑身雪,皂盖难遮满面尘。 注释:身上穿着麻布衣服,却像一身白雪;头上戴着黑色的官帽,却掩盖不住脸上灰尘。形容衣着简陋、仪表不整。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此题的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注释”中,需要考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把握诗句的含义,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五马尚迷青琐路,双鱼犹惹翠兰芬”进行赏析,这要求考生对诗句的关键词“五马”“双鱼”进行解释,并结合全诗的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 (1)注释:正作南宫第一人:指裴员外刚刚被提升为朝廷的重要官员。暂随霓旆怆离群:暂时跟随皇帝的车驾离去
【注】隋堤:隋朝修建的大运河,隋炀帝时曾命人沿河植柳。柳:指杨柳树。翠华: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唐玄宗时,杨贵妃以美色得宠,玄宗赐她“太真”称号,并令画工绘制她的像,称“宫里双蛾学柳眉”,故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句。凝恨:含恨,因怀念而郁结在心中。倚天涯:形容思念之极,只能远望至天边。但经:只是经过。经春色还秋色,不觉杨家是李家:春天过去又到了秋天,不知不觉中杨树已经变成了李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