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子諲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清平乐 吴头楚尾,踏破芒鞋底。万壑千岩秋色里,不耐恼人风味。 而今我老芗林,世间百不关心。独喜爱香韩寿,能来同醉花阴。 注释: 1. 吴头楚尾:形容地理位置偏远或交通不便,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生活环境或者性格特点。 2. 踏破芒鞋底:形容为了寻找理想或者追求某种目标,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前行。 3. 万壑千岩:形容地形复杂,有许多深谷和岩石。 4. 不耐恼人风味
【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赏析】这首词描写了一个在秋风中病卧的词人,回忆当年游赏都甸的情景。他感慨故旧凋零,天下无半,只恨自己已老,不能随阳雁飞去。此词是一首感伤之作。上片写病卧之苦;下片写故旧凋零,天下无半。全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绍兴戊午年,即1138年,在姑苏郡斋中怀念家乡的情感。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1. 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 - 注释:我喜爱树木中的犀牛,这不同于普通的花朵。 - 译文:我喜欢的是树中的犀牛,而不是那些普通的种类。 2. 清似水沉香,色染蔷薇露。 - 注释:清新得像是水沉香的味道,颜色像蔷薇花瓣上的露水一样。 - 译文:它的香气清新如同水沉香
【注释】: 新月低垂帘额,小梅半出檐牙。 新月如钩,低垂在屋檐下,像一把弯弯的钩子。 高堂开燕静无哗。 高堂之上,燕子安静地栖息着,没有一点嘈杂的声音。 麟孙凤女,学语正咿呀。 麟儿、凤凰般的子女们,正在学说话,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 宝鼎剩熏沈水,琼彝烂醉流霞。 宝鼎中剩下的香炉烟,已经烧尽;而那珍贵的酒杯,已经喝得烂醉如泥了。 芗林同老此生涯。一川风露,总道是仙家。 我们就像这芗林中的树木一样
清平乐 幽花无外。心与芗林会。绿发相看今老矣。不作浅俗气味。 露叶薿薿生光。风梢泛泛飘香。称意中秋开了,馀情犹及重阳。 注释: - 幽花无外:幽静的花朵不张扬。 - 心与芗林会:内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 绿发相看今老矣:看着自己如新绿色的发丝,感慨自己已经老了。 - 不作浅俗气味:不做庸俗的气味。 - 露叶薿薿生光:露水打湿了叶子,反射出光芒。 - 风梢泛泛飘香:微风吹过树枝,花香四溢。 -
【译文】 月亮姐姐倚靠在秋风中,香气飘到青林梢头。吹落了酒杯中的酒,笑容撩人可爱。 芗林万事都放下,唯独这份情未了。醉中又题诗一首,不觉花前老去。 【赏析】 这首词的作者是南宋的辛弃疾。上片写中秋之夜赏月饮酒的情景。“香度青林杪”句是说月光透过树梢,把香气洒满了大地;接着写风儿吹落酒杯,使得酒香四溢。下阕写自己对这位名叫“月姊”的美女的迷恋之情。“芗林万事休”三句,写这位女子与世间一切事无关
以下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守得梅开著意看:意思是在梅花盛开时,特意去欣赏它。 2. 春风几醉玉栏干:形容春风拂面,让人陶醉。 3. 去时犹自惜馀欢:表示虽然已经离开,但仍然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4. 雨后重来花扫地:意味着雨水过后,花朵被扫落满地。 5. 叶间青子已团团:描述了叶子和果实的颜色和形状。 6. 凭谁寄与蹙眉山:表达了对某人的依赖和思念
【注释】 云外:指天边。遥山是翠眉:形容山的景色美如美女的眉毛。风前:指微风中。杨柳入腰肢:比喻杨柳随风摇曳。凌波:指在水上行走。微步:小步,轻盈地走路。袜尘(hái):鞋袜沾上尘土。倚醉传歌留客处:在酒宴上唱歌以留住客人。佯嗔不语:假装发怒而不说话。殢(tiè):使…沉醉。 【赏析】 这是一首写女子的词。上片写她的仪态、容貌、举止,下片写她的性格与爱好。全词语言生动,情调柔婉缠绵,风格清新自然
《浣溪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个字。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赏析: - 诗句: 绿绕红围宋玉墙。幽兰林下正芬芳。桃花气暖玉生香。 - 译文: 绿色的树木环绕着红色的墙,在林下散发着幽香。温暖的桃花气息让人感到玉的香气更加浓郁。 - 注释: 宋玉墙 -
浣溪沙 樽俎风流意气倾。一杯相属忍催行。离歌更作断肠声。 衮衮大江前后浪,娟娟明月短长亭。水程山驿总关情。 诗句注释: - 樽俎:古代酒具和饮食器具,这里指宴饮。 - 风流:风度翩翩,气质不凡。 - 杯:酒杯。 - 相属:相伴、相随。 - 忍催行:不忍催促离去。 - 离歌:离别的歌曲。 - 断肠声:形容歌声凄厉,让人心碎。 - 衮衮:波涛汹涌的样子。 - 娟娟:明亮而美丽的样子。 - 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