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清似水沉香,色染蔷薇露。
芗林月冷时,玉笋云深处。归梦托秋风,夜夜江头路。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绍兴戊午年,即1138年,在姑苏郡斋中怀念家乡的情感。下面是对每句诗的释义以及相应的译文和赏析。
- 我爱木中犀,不是凡花数。
- 注释:我喜爱树木中的犀牛,这不同于普通的花朵。
- 译文:我喜欢的是树中的犀牛,而不是那些普通的种类。
- 清似水沉香,色染蔷薇露。
- 注释:清新得像是水沉香的味道,颜色像蔷薇花瓣上的露水一样。
- 译文:它的香气清新如同水沉香,色泽如蔷薇花瓣上露珠般娇嫩。
- 芗林月冷时,玉笋云深处。
- 注释:在夜晚月光寒冷的时候,仿佛置身于芗林之中,云雾缭绕之处。
- 译文:在夜晚明月冷清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芗林之中,云雾缭绕的地方。
- 归梦托秋风,夜夜江头路。
- 注释:我的归乡之梦寄托在秋风中,夜夜都在江头的小路徘徊。
- 译文:我的思乡之梦都寄托在秋风中,每晚都在江边的小路徘徊。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中将树中的犀牛比喻为非凡的美丽,将其与其他普通的花朵进行对比,突出了其独特之处。接着,诗人又用“清水沉香”形容其香气的清新,“蔷薇露”来形容其色彩的娇嫩。这种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最后两句“归梦托秋风,夜夜江头路”,则更加深化了诗歌的主题。这里的“秋风”不仅仅是自然界的元素,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变迁。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在秋风中,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夜夜江头路”也暗示了诗人在漫长的夜晚中,一直在思念的路上徘徊,反映了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