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杂诗十一首并序其一 右军怀逸民,向平悟《易》卦。如何不决去,皆云待婚嫁。 区区儿女情,达士何足挂。我今履其境,此语叵深讶。 嗟予丧乡土,旧业废耕稼。连蹇五九年,玄发忽已化。 一女首甫笄,两男肩相亚。依依向父情,款款接言话。 素怀归衡庐,顾此岂遑暇。寒鸡翼其雏,鸤鸠均上下。 物性犹有然,人情谅难舍。何当携幼稚,尽室腾远驾。 注释: 右军:指王羲之,因曾任会稽内史,后人称他的字为右军。 向平
注释: 青青的山茱萸树,霜雪和霰雹都不能使它改变。 它的根托着在何处?却遭了这场大水灾。 它那高高的枝条被砍下来做成柴火,落叶覆盖了庭院。 弱小的柳树对着门边栽,它的美丽颜色多么好! 事物的性质本来就有常,变幻莫测又怎么样? 赏析: 《杂诗十二首》中的第一首,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小诗。诗人借山茱萸树的命运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山茱萸树虽然经受严寒和暴风雪的袭击,但它始终不改本性,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
徐黄门画 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 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 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 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 排方小带红罗襦,精神宛如冯子都。 朝下手拈八尺殳,左旋右转风生躯。 有时自擘双雕弧,命中叠发谁争呼。 归来宾客满直庐,京城酒贵不住酤。 烂醉坐叱苍头奴,执烛写此云山图。 方今台阁多文儒,似君才艺众中无。 文宜侍中武金吾,不负堂堂美丈夫。 山中故人交不疏
此诗为作者寄居他乡的杂感之作,首联“此邦非吾土,寄迹聊在兹。”表达了诗人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与无奈之情。第二句“旅食何所营,亦复假耘耔。”则表达了作者虽在异乡,仍不忘耕种,体现了诗人勤劳务实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玄夏苦霖潦,良苗奄离披。”描写了夏天大雨给农田带来的影响,良苗被雨打风吹去,使诗人不禁感叹时局之艰险。第四句“至今畎浍间,余波渺相围。”则描述了雨水冲刷后的田地,留下了一片片积水
诗题:山泉隐居图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日长侍立南薰殿,圣主从容正开卷。(注释: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侍立在南薰殿,享受着宁静的闲暇时光,正当皇帝悠闲地翻阅书卷。) - 译文: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恭敬地站在南薰殿,享受着宁静的闲暇时光,当皇帝正在悠闲地阅读。 2. 内臣如鹄拥图书,诏许近前曾一见。(注释:宫廷中的官员们就像天鹅一样聚集在一起手捧书籍,皇帝允许他们靠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松鹤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处士蔡良翰的敬意和赞美。以下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首联:“西轩栖隐处,松鹤与人闲。” - 释义: 在西面的轩窗边,栖息着松树和仙鹤,它们静静地与人为伴,过着悠闲的生活。 - 译文: 西面的窗户是隐退之所,那里栖息着松树和仙鹤,它们与世人保持着一种宁静的和谐。 - 注释: “西轩”指的是西面的窗户;“栖隐处”指的是隐蔽的地方
【注释】 怀方员外彝:怀念远游在外的方外之士。 丹霞散沦阴:指傍晚时,红霞映照在山间。 皓月出东山:明亮的月光从东边升起。 惊飙(bào)鸣高树:猛烈的疾风掠过高高的树木发出声响。 飞鸟绕林间:飞翔的鸟儿在树林间盘旋。 揽衣起徘徊:整理衣服站起来,四处张望。 白露浩已团:形容早晨的雾气很大,像团团白露一样。 岂无一樽酒,慰此中夜寒:难道没有一壶酒可以暖身,来慰藉这深夜的寒冷吗?
【注释】青阳:农历二月,草木萌生时节。萌始节,指春天。万物咸光昭: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片光明。动新怀:指人的思想感情开始活动。晞沐:洗头发,表示早晨起来的意思。晨朝:清晨。手镜:手执的镜子,指人的容貌。华行:华服,古代上等衣服。已焦:已经枯萎、凋零。总角:儿童。遗训:先人留下的训诫和教导。老大:年纪大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愈遥:越来越遥远。不伤:不受损伤。衰:衰败。但恐:只是恐怕。志业
【注释】 1. 廷晖山水: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一带的山水。 2. 精绝:精妙绝伦,极好。 3. 吴兴胡:指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一说即唐代吴道子),字景玄,号思翁,一作思远,又号旌阳仙,唐玄宗时人,擅画人物、佛像。 4. 魏公家传《摘瓜图》:据记载,唐文宗时,大书法家颜真卿为宰相李林甫写墓志,李林甫请他画了一幅《黄绢幼妇图》,并要求在画中用隶书题写《黄绢》二字。颜真卿将此画献给唐懿宗
杂拟二首 雍雍池中雁,饮啄得其时。 夕息藉芳荪,朝游荫阶基。 仰视云间翼,嗷嗷西南飞。 朔风摧羽翰,严霜下霏霏。 辛苦万里道,所免寒与饥。 倘垂终养惠,岂乐衡阳栖。 【注释】 1.雍雍:和鸣声。 2.宿:同“宿”。 3.芳荪:香草。 4.嗷嗷:哀鸣声。 5.朔风:指北风。 6.菲菲:雪花飘落的声音。 7.南:指南行。8.倘:倘若。 9.垂:通“赐” 赐予。惠: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