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释义 1. “杏隐”:指的是杏树的花。 2. “绛萼竞春华”:绛红色的花朵竞相开放,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 3. “丹光照似霞”:红色的光芒如同晚霞一般美丽。 4. “虎眠应守榖”:像老虎一样守护谷物。 5. “莺过每衔花”:黄莺飞过时,常常带着花瓣。 6. “望处疑仙岛”:远远望去
竹雨轩 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 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 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 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 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 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 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 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 注释: 1. 竹子里淅淅沥沥的雨声,轩中的景致自然显得幽静。 2. 明珠从屋瓦上落下,碧玉靠在栏杆上显得忧愁。 3.
春雨 轻风传递着细雨,春夜漫长又苦楚。 绵绵春雨滋润着大地,像一缕缕的细线萦绕在我的心间。 我拿起书卷却无法读下去,只有点起篝灯让余光照亮我。 眺望故园遥远的地方,天帝的乡邑在哪里呢? 当年年少轻狂的心,摆脱了尘世的名利纷争。 纷乱如同被捕的官吏,清晨和夜晚都感到茫然无措。 美好的游历让人遐想,隐居生活真像是商朝与夏朝交替。 抚心愧疚江水悠悠,洗涤双脚悲伤沧浪之水。 既然已经背离齐竽曲调
春雨轩 春雨绵绵地洒满空蒙的天宇,我凭窗眺望,目不暇给。 温暖的春雨使回雁峰的景色迷蒙一片,暖风吹落了飘零的花蕊。 柳树应声催发新绿,桃树枝头更显娇艳。 春雨萦绕在蛛网上,滋润着燕子筑巢。 送春的雨声飘荡在苔藓铺就的台阶上,寒意逼人。 这时节,最好找个小客栈休息,弹琴饮酒,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注释】 霢霂:细密而多。 □:这里泛指蜘蛛丝结网。 润合:指雨水滋润。 燕泥融:燕子筑巢的泥。 苔阶
【注】十月一日,是天宝十四年(755)九月五日,安禄山起兵叛乱的第二天。太平门,长安南面正门。应制,皇帝命令群臣作诗,以应和皇帝的御制诗。 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 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 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 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 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 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 【译文】
【题徐贲画南浦亭图】离离烟树接通津,南浦亭前碧草春。 客里见图先泪落,只缘身是此乡人。 注释: - 离离: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烟树:指迷蒙的树林。 - 接通津:地名,在今江苏太仓县南,与长江相通。 - 南浦亭:地名,在苏州市南,为当地名胜。 - 碧草:青绿色的小草。 - 客里:作客他乡。 - 见图:看到图画或画作。 - 只缘:只因为。 赏析: 这首诗以一幅《南浦亭图》为题
闻说萧朝事,今宵昼日同。 都人丹阙下,天子彩楼中。 译文:听说当年萧何辅佐汉高祖的事情,今晚我们就像白天一样。人们都聚集在皇宫的下方,天子就在华丽的彩楼中。灯焰如千枝月照,衣香似百和风生。坠下的宝石随着步伐被捡起,游骑穿过了明通的道路。节物长年在,豪华逝去水空。无因见遗老,重问古行宫。 注释:闻说萧朝事,今宵昼日同:听到有关当年萧何辅佐汉高祖的事,今晚我们就像白天一样。都人丹阙下,天子彩楼中
【注释】 杪秋:末秋。杪,指草木花叶的尖端。 弱质感凉频:身体因寒冷而颤抖。 衰迟含夕气:指秋天的景色。衰,指衰落;迟,迟缓。 牢落凌萧晨:凄凉萧条的景象。牢落,形容冷落。凌,高出。萧,萧条。 衰红:落叶。雨:比喻飘零。 余香尚近人:指香气还留在身边。 盛夏节:指夏天的节日。玩舟涉广津:泛舟于宽阔的河面上。广津,指大河或湖泽。 摘花赠游女:把花送给出游的女性。 采绿宴佳宾:采集嫩绿的草来招待贵客
送秦县丞 北人南住久,五十始成名。 理讼通蛮语,居官少宦情。 开尊山绕廨,泛棹水浮城。 一饭恩犹报,三年政独平。 计工归上考,增秩被深荣。 早晚椷书到,唯听新雁声。 注释: - [北人南住久]:意思是说这个人在南方住了很长时间。 - [五十始成名]:表示此人在五十岁的时候才获得名声。 - [理讼通蛮语]:表示此人擅长处理诉讼案件,并且能够用蛮语进行沟通。 - [居官少宦情]
【注释】 阊阖:传说中的天门。晓云黄:早晨的彩云像金子一样灿烂。龙盘:指皇宫,紫禁:皇帝住的地方,也指朝廷。 上国:指京城长安。天子:指皇帝。明堂: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殿堂。郎官奏:唐代科举考试中进士后,授职为郎官。奉礼将:唐时掌礼仪之官。考功:考核官吏政绩。唐典故:指唐朝的典章制度。治行汉循良:指汉代的循吏。汉循良:指汉代以德化民的循吏。莱芜甑:蒸熟的莱芜山芋,这里指贫瘠的乡土。召伯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