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涂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喜友人及第:表达对朋友科举成功的喜悦。 2. 孤吟望至公:独自吟诗,盼望能见到你(指友人)得到重用。 3. 已老半生中:暗示自己已经年迈,在人世的大部分时间里。 4. 不有同人达:没有其他人能够像你一样得到提拔。 5. 兼疑此道穷:同时怀疑自己的仕途之路是否已经走到了尽头。 6. 只应才自薄:只是因为自己的才能不够突出。 7. 岂是命难通:难道是因为命运的安排难以通达吗
【注释】 南山旅舍:在长安的南郊。故人别:指朋友分别。一日又将暮,一年看即残。暮:傍晚。残:将尽。病知新事少,老别旧交难。病:这里指有疾病。旧交:老朋友。山尽路犹险,雨馀春却寒。山尽:指终南山。路犹险:道路仍很艰险。雨馀春却寒:雨后春天仍很寒冷。那堪试回首,烽火是长安。那堪:怎堪忍受;哪能忍受。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用的烟火信号,此处借指战争。长安:今西安,当时是唐帝国的首都。 【赏析】
【注释】: 1. 汲带寒汀月,禅邻贾客舟:僧人在溪边打水时,月光映照在水面上如同带子一样。僧人住在海边的寺庙中,与商人同船而行。 2. 清兴惬:兴致清朗、愉悦。惬:满足,愉快。 3. 不厌石林幽:石林的景色幽深迷人。不:不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僧归天竺时所作。首联写自己对僧人的依依不舍;颔联写自己与僧人分别后,家乡的树木已长成老树,而僧人已经回到天竺
湘中秋怀迁客 兰杜晓香薄,汀洲夕露繁。 并闻燕塞雁,独立楚人村。 雾散孤城上,滩回曙枕喧。 不堪逢贾傅,还欲吊湘沅。 注释: 湘中秋怀 —— 即“湘秋怀古”。 秋 —— 指秋天。 湘 —— 指湖南一带的洞庭湖,因在潇湘二水之间而得名。 秋怀 —— 指作者怀念故国的心情。 迁客 —— 指被迫离开家乡而远迁的人。 兰杜 —— 兰花和杜若,都是香草,这里比喻诗人自己。 薄 —— 香气淡薄。 汀洲 ——
诗句原文: 与世渐无缘,身心独了然。 讲销林下日,腊长定中年。 磬绝朝斋后,香焚古寺前。 非因送小朗,不到虎溪边。 译文注释: 《东林愿禅师院》是唐代崔涂所作的一首诗。 崔涂(854~),字礼山,江南人。光启四年,登进士第。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禅宗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在修行生活中的独特体验。 “与世渐无缘”:他逐渐与世俗世界疏远,不再参与尘世的纷争。 “身心独了然”: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怀师不可攀 - 表达对老师的敬仰和难以接近的情感,"怀"意为怀念。 2. 师往杳冥间 - "杳冥间"可能是指一种超脱或幽深的空间,表示老师已经离开我们而去,无法再相见。 3. 林下谁闻法 - 在树林深处没有人可以听到佛法的宣讲,强调环境的寂静与缺乏交流。 4. 尘中只见山 - 虽然身处尘世但只看到山峰,象征尽管生活充满纷扰,但内心仍向往自然和宁静。 5. 终年人不到 -
注释: 1. 坐彻秦城夏:指在秦城中度过夏天。 2. 行登越客船:指乘上越州的客船。 3. 去留那著:指去和留都无关紧要,即超脱世俗。 4. 语默不离禅:指说话和沉默都与佛理无关,即超脱世俗。 5. 叶拥临关路:指树叶茂盛地包围着关口的道路。 6. 霞明近海天:指朝霞映照着大海的景色。 7. 同社侣:指同为僧侣的朋友或同伴。 8. 虎溪边:指江西赣县(今赣州市)的虎溪寺旁。 赏析:
【解析】 “章句积微功”,章句指文字,句指句子。积微功即积聚微小的功劳。《尚书·大禹谟》:“启乃心,沃朕心。”“启”指启王,夏朝第二代国王。“启”字有开垦、开辟的意思。这里指夏启王开创了国家事业,所以用“启”。“星霜二十空”,星霜是星月和时光的代称,星霜二十空意谓二十年来岁月流逝,功业未成。“星霜”,泛指时光。“星霜二十空”指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仍没有取得任何成果。“僻应如我少,吟喜得君同”
【注释】 1、过:经过。故宅:旧居。2、以色静胡尘:指王嫱以美色使匈奴不敢犯边。3、名还异众嫔:名声与众多妃嫔不同。4、免劳征战力:免除了征战的劳苦。5、无愧绮罗身:没有愧对自己的华丽装束。6、骨竟埋青冢:指王昭君最终长眠于汉地。7、魂应怨画人:魂魄应当怨恨被画成画像的人。8、逢旧宅:路过故居。9、寥落对江滨:孤单寂寞地面对江岸。 【译文】 经过昭君的旧居,她的美名和众多妃嫔迥然不同。
诗句释义 1 干时虽苦节,趋世且无机。 - "干时":指的是在政治或社会环境恶劣时坚守原则。 - "苦节":形容坚持道德操守时的艰辛和困苦。 - "趋世":指追求世俗利益或社会地位。 - "无机":没有机会,没有合适的时候或条件。 2. 及觉知音少,翻疑所业非。 - "及觉":意识到或者明白了某种情况。 - "知音":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人。 - "翻疑":突然之间产生疑问。 - "所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