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至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首联写船欲行,宴将止之景;颔联写江亭送别;颈联写离别之情,以景衬情;尾联点题,抒发惆怅之情。 【答案】 译文:画舸将要向南归去,江边的亭子暂且留下宴饮。日暮时分湖上的云霞,在微风中飘忽不定,像飞雪一样纷纷洒落。昨夜的知心朋友,明天一大早就要分别相见,可是早晨醒来看不见他的身影。惆怅的西北风吹拂着高扬的船帆,不知是它为谁扬起。赏析:此诗是一首送别之作。首联写船欲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枫叶、落日、三湘五湖。 【答案】 ①枫叶:江边的枫树叶上开始带有了寒霜。②落日:夕阳西沉。③兴不尽:游兴未尽,兴致正浓。④长
诗句解析与译文 第一首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 江上相逢:指在洞庭湖上与旧友相遇。 - 皆旧游:表示大家彼此都是老朋友。 - 湘山永望:远望着被秋风吹过的湘山,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愁。 - 不堪愁:形容心情沉重到了无法排解的地步。 赏析:诗人描述了在洞庭湖畔与旧友重逢的情景,但因时间久远,故人已散,使得他倍感孤独和惆怅,连湘山的风景也变得让人心伤不已。 第二首 明月秋风洞庭水
君山 湘中老人读黄老,手援紫藟坐碧草。 注释:在湖南洞庭湖的君山,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阅读《老子》和《淮南子》。他手中握着一根紫色的小草(可能是指紫芝或紫花地黄),坐在绿色的草地上。 译文:湘中老人在湖南洞庭湖的君山,正悠闲地阅读《老子》和《淮南子》。他手中握着一根紫色的小草(可能是紫芝或紫花地黄),坐在绿色的草地上。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湖南洞庭湖的君山读书的老者
江南春草初幂幂,愁杀江南独愁客。 ——江南的春草刚刚萌生,让人愁苦的是独自在江南的游子。 秦中杨柳也应新,转忆秦中相忆人。 ——长安(即秦中)的杨柳也应该是新的了,想起远方的亲人不禁思念不已。 万里莺花不相见,登高一望泪沾巾。 ——隔着遥远的距离,无法见到春天的美景(莺歌燕舞),只能站在高处远望,泪水已经湿透了衣襟。 【注释】: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泛指中国南方。幂幂:草木茂盛的样子。转忆
【注释】 别:分别。裴九弟:即裴迪,诗人的朋友。 东流:向东流动。 驻:停留、停驻。 更添:更加。 春色好:指春天的景色美。 芦风:芦草的风。竹风:竹子的风。 幽:幽雅。 赏析: 《别裴九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写送别之情。首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为全诗定下基调。三句写景,四句抒情,情与景交融,自然贴切,生动形象,感人至深。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
【注释】 朔风:北方的寒风。疏林:稀疏的树林。 积雪:雪积在崖上。 崖巘(yǎn):山崖。 鸣琴:指弹奏琴。 草堂:即裴九侍御昌江草堂,是裴九侍御隐居之地。 涧:山间流水。 沉吟:沉思。 东山:山名,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南。 芳岁:美好的时光。 黄绮:指隐士黄石公、绮里季,他们曾隐居在东山。 怅望:因思念而怅然。 黄绮心:指隐居山林之心。 白云若:像白云一样。 【译文】 朔风劲吹
【注释】 1. 鲁郊外:在鲁国的城外。 2. 下车上高丘:指送别的人在车上望见朋友登上高处,就下马登到那里送行。 3. 萧条:萧瑟冷落的意思。 4. 黄云:即秋云。 5. 举酒有馀恨:指送别时的宴会上举杯饮酒,感到遗憾,因为不能长久地在一起。 6. 论边无远谋:指谈论边防问题,没有长远的计划。 7. 河源:指黄河的源头,即今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南麓。 8. 旌旆:旗子和军号。这里借指军队。 9.
送李侍御 我年四十馀,已叹前路短。 羁离洞庭上,安得不引满。 李侯忘情者,与我同疏懒。 孤帆泣潇湘,望远心欲断。 注释: 我年龄四十多岁了,不禁感叹人生的道路是多么的短暂。 因为我被羁留在洞庭湖上,怎能不痛饮畅饮一番呢? 我与李侍御(李侍御,名不详,当时任侍御史)都厌倦了官场生活,彼此都很疏懒。 我们乘着一叶孤舟,望着潇湘江水边,心中充满了哀愁和思念,忍不住泪流满面。 赏析:
【诗句及译文】 今日霖雨霁,飒然高馆凉。秋风吹二毛,烈士加慨慷。 译文:今天雨停了,天气凉爽,高高的馆舍显得格外清凉。秋风萧瑟,吹动我的双鬓,我仿佛看到了烈士慷慨激昂的气概。 注释:今日:当天、这一天。 霁:天晴、雨后天晴。 飒然:形容风声。 高馆凉:高大的建筑中透出的凉气。 烈士:指有节操、有抱负的人。 加:更加、更甚。 慨慷:慷慨悲愤的样子。 平生:一生。 霞外期:比喻远大的志向或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