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昀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的物产以及当地军火的生产情况。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翻译: 月黑风高迅似飞,秋田熟处野猪肥。 - “月黑风高”形容夜晚天色阴沉,风很大。“迅似飞”形容野猪跑得快,像飞一样。 - 结合上下文,这句诗可能指的是秋季时,农田里的野猪因为食物充足而长得又肥又壮。 诸军火器年年给,不为天山看打围。 - “诸军火器”指各种军用火器,如枪炮、弓箭等
【注释】 宁边:地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阜康:地名,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狐踪:狐狸的足迹。微茫:指模糊不清。谋衣:棉衣。粲粲:明亮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写新疆的物产之一——黄羊毛。 首句写“西到宁边”,点明地点;次句写“东至阜康”,点明方位;第三句写“狐踪处处认微茫”,说明黄毛遍地皆是,连狐狸的足迹也能辨认出来;第四句写“谋衣却比羊裘易”
新榨胡麻潋滟光,可怜北客不能尝。 初时误认天台女,曾对桃花饭阮郎。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新榨胡麻潋滟光,可怜北客不能尝 - “新榨胡麻”:描述了新鲜的胡麻油,色泽光亮,质感丰富。胡麻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油,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在古代诗文中经常被提及。 - “潋滟光”:描绘了胡麻油的光泽度和流动感,让人联想到其丰富的油脂和细腻的质地。 - “可怜北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客人的同情
【注释】 杂诗:指《杂言诗》。不重山肴重海鲜:意为不注重山野里出产的美食,而重视海味。 北商:指北方商人。一到早相传:一到那里,就早早地传开了。 蟹黄虾汁银鱼鲞:指用蟹肉、虾肉、鱼干制成的各种菜肴。 行箧新开不计钱:行囊打开,里面的东西不计其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北疆地区物产丰富的诗作。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北疆地区的丰富物产,如海鲜、海产品等。通过描写这些物产
【赏析】 《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咏物来赞美乌鲁木齐的特产醋。首句“茹家法醋沁牙酸”,点明了这种醋的特点。这种醋是用新疆特有的原料制作的,其特点是酸中带香,令人回味无穷。第二句“滴滴清香泻玉盘”,形容醋的香气扑鼻而来,如同玉盘中倾倒的美酒。第三句“琥珀浓光梅子味”,描绘了醋的色泽和味道,琥珀般的颜色,浓郁而醇厚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最后一句“论功真合祀元坛”
【解析】 1. “汉唐”句,注释:指青稞。汉唐时期,在今青海和甘肃一带,就有青稞种植了。2. “西域”句,注释:指新疆地区。3. “轻注”句,注释:指把水或茶等液体轻轻地浇在瓜果蔬菜上。4. “如今”句,注释:现在才后悔当初写书时搞错了。 译文:在汉唐时期,青海、甘肃一带就已有青稞种植;而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盛产青稞的重地。人们常在瓜果蔬菜上面洒些水,以示尊敬。然而到了现代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朱桔黄柑”、“关山万里”点题。后两句抒情:“官曹春宴分珍果”,“谁怯轻冰沁齿寒”。 【答案】 注释: ①朱桔黄柑:用朱红的和黄色的柑子。荐:进献。翠盘:用翠玉制成的盘子。②关山万里:指作者从长安出发,经甘肃、陕西、宁夏等地,来到新疆。③官曹:官府。④轻冰:凉而薄的冰。⑤“沁齿寒”:使人牙齿感到清凉。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乌鲁木齐期间写的
【注释】1.蒲桃:葡萄。2.法酒:西域的葡萄酒。3.小勺:量词。4.鹅黄:指葡萄酒的颜色。5.夏家新酿洞庭春:意思是说,夏家酿造的新酒像洞庭湖上的春天一样美。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葡萄美酒的诗,诗人在乌鲁木齐时,看到这里的特产,不禁想起家乡的风味。这首诗描写了新疆的葡萄美酒,从葡萄到葡萄酒的过程,形象生动,色彩鲜艳,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品尝到了那独特的美味。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注释】 1.菽乳芳腴细细研:指将豆乳等原料细细研磨。菽,豆类;乳,指豆奶、牛奶。 2.截肪切玉:形容用刀切成的豆腐或鱼翅的形状像玉石一样。截,切;肪,脂肪;玉,美玉。 3.只怜常逐春归去,不到榴红蓼紫天:只惋惜它常常随着春天离去,却无法观赏到石榴花盛开的红艳和蓼草花紫色的灿烂。只,只是;怜,惋惜;常,常常;随,跟随;榴,石榴;红,红色;紫,紫色;归去,离去;不到,不可见;榴红蓼紫天
配盐幽菽偶登厨,隔岭携来贵似珠。 只有山家豌豆好,不劳苜蓿秣宛驹。 注释:乌鲁木齐杂诗是清朝官员纪昀在乌鲁木齐期间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在这组诗中,《乌鲁木齐杂诗之物产 其十》描述了乌鲁木齐地区的物产特色,其中第二句“云母窗棂片片明,往来人在镜中行”描绘了乌鲁木齐地区窗户上的云母装饰明亮如镜,行人如画一般行走其中的景象。第四句“七盘峻坂顽如铁,山骨何缘似水精”则通过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