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
圣世孤生忍自裁 夏台颂系比春台深惭黄霸传经至 敢趣朱游和药来 加剑空余槃水照 持刀偏畏鼓声催 书生何用怜文季 投匦于今厌草莱 注释 1. 圣世孤生忍自裁:表达了诗人在圣明的时代却感到孤独无助,宁愿选择自杀的无奈和悲凉。 2. 夏台颂系比春台:比喻自己在监狱中的处境,与外界的盛赞形成对比,突显内心的失落和孤独。 3. 深惭黄霸传经至:黄霸是一位汉代著名的经学家
诗句解释 1 通籍刊章目互除,恰如朝市有盈虚。 - 此句描述了官员们通过审查和批准文书来处理政务,如同市场交易中商品的价格波动一样,反映了官场的盛衰与变化。 2. 谁教长者为方笥,更便刑徒习隶书。 - 这句表达了对那些长者(可能指有学问或经验的人)的尊重,以及他们通过学习隶书(一种书法形式)来辅助狱中囚犯的教育。 3. 悼往鸡群看断尾,谋新鼠穴梦乘车。 - 这里使用了“悼往”和“谋新”两种意象
诗句原文: 三韩残破似辽西,并海缘边尽鼓鼙。 东国巳非箕子国,高骊今作下句骊。 中华未必忧寒齿,群虏何当悔噬脐。 莫倚居庸三路险,请封函谷一丸泥。 译文: 朝鲜半岛(三韩)被破坏得就像辽东地区一样,沿海地区到处是战争的鼓声和战鼓。 现在的朝鲜(东国)已经不是古代的箕子国的了,现在的高骊已经成为了下句骊。 中国并不需要担心寒冷的牙齿,敌人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 不要依赖居庸山脉的险要地势
解析: 诗句翻译: 1. 训狐白日向人呼,罔两中宵问影孤。 - “训狐”意味着教导狐狸,这里可能指的是对狐狸的警告或教育。 - “白日向人呼”,在白天,狐狸对着人大声叫喊或示警。 - “罔两中宵问影孤”,罔两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它在夜晚出现,询问自己的影像是否孤独。 2. 有室端堪容两膝,无床何处认双趺。 - “有室”表示有地方可以居住,“端堪”意为足够容纳。 -
注释: 迁史空留货殖文,竹刑苇籍正纷纷。 国中安得鲁男子,天下无如王长君。 黠鼠昼巡添伴侣,苍蝇夜息断知闻。 斗牛侧畔千将气,早晚光芒定属云。 译文: 史书记载了汉代的繁荣与富裕,竹简和纸张上记录着各种法律条文。在这个国家中怎么能找到像孔子那样的君子呢? 狡猾的老鼠白天巡视增添了许多乐趣,苍蝇夜晚休息却无法得知任何消息。 牛角旁聚集着千将之气势,早晚必将光芒四射,照耀整个宇宙。 赏析:
【注释】 支撑:这里指支撑着,比喻在狱中受到的折磨。枪唇:指剑口,这里指监狱。绛市:古地名,这里指洛阳。苏轼因诗《题西林壁》得罪了王安石,被贬到黄州。 【译文】 支撑着剑和舌,又像车轮一样坐着或躺着转。 不作中山长醉客,除非洛阳再苏人。 穿赭衣戴麻鞋不是我的病痛,大地高天剩下我这身。 老了头衔还有什么,今后只合号罢民。 【赏析】 此诗为作者被贬黄州时所作。首二句写囚徒受尽折磨,形容之词极尽其苦
霜惨云繁锁铁扉,茶香萸酒事都非。 南冠潦倒怜乌帽,狱卒踉跄认白衣。 人比篱花何许瘦,身如朔雁几时归。 遥知四海登高会,多指燕山酹夕晖。 诗句解释: 1. 霜惨云繁锁铁扉:描述了一种阴郁压抑的氛围,霜和阴沉的天空与铁制的门扉形成对比,象征了囚禁者的心境。 2. 茶香萸酒事都非:暗示着即使在这种环境中,生活仍有其仪式感,如品茶、闻花香等,但这些活动现在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3.
诗名:《狱中杂诗三十首其十五》 台星落落夜寥寥,咫尺垣墙贯口遥。 注释:台星指的是监狱中的高台或望楼,在夜晚显得更加孤寂。咫尺意味着距离很近,但通过墙壁却感到遥远。 大有羯奴侵上国,可无司马相中朝。 注释:大有表示非常之大,羯奴可能是指侵略者,侵上国指侵犯国家;司马相如曾担任汉朝的丞相,中朝则指朝廷。这句话可能是说如果有这样的敌人存在,我们是否有能力抵御呢? 延登近日金瓯易
【注释】 狱中杂诗三十首 其十四:此是作者在牢狱中所写。 不省:不晓,不知道。 绝天通地:与天地隔绝。 限堵墙:用土墙围住。 玄鸟:燕子。传说燕子能避巢。 烛龙:神话传说中的北方之神。 争坐:争夺座位。 三光:指日月星三辰。这里暗指日、月、星三官。 枯骸:干枯的尸体。 六钟:古代的一种乐钟,击之有节。 【赏析】 这是作者在牢狱中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幽禁的牢狱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之情
【解析】 题干中给出了“狱中杂诗三十首 其十二”,要求对这首诗进行赏析。此题的考点是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解答时,首先指出作者的情感倾向,然后指出在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最后指出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一句“漫漫长夜旦何期”,写牢狱中的黑暗与漫长。第二句“无复平分辨四时”,写牢狱生活的艰难困苦。第三句“苦雨凄风差耐得”,写牢狱中恶劣的环境条件。第四句“薄寒小病亦相宜”,说明牢狱生活尽管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