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酬晋侍御见寄 野客蒙诗赠,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愿与上宾看。 注释: 酬:作诗以答谢。 晋侍御:晋代的官职。 殊恩:特殊的恩惠。 文举:即文举人,指科举考试中试之人。 子真:即陶渊明,字子真。这里指作者自己。 双林:佛教语,指菩提树。 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贫斋:贫居之斋舍。 一丛菊:丛生的菊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答之作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从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等。 “丛车饯才子”,丛车,簇拥着的车。饯,送行。才子,有才学的人。这句的意思是说,簇拥着车子来为任少府送行,这是在许东道上。饯行,即送别之意;“丛车”是形容车之众多,也表现了送别的场面之大。“远水同春色,繁花胜雪天”意思是说,远处的水与春天的颜色一样;繁花盛开
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 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 安得同门吏,扬鞭入后尘。 注释: 1. 东方发车骑,君是上头人:早晨东方刚刚升起时,您作为长官已经出发了,您是领导。 2. 奠雁逢良日,行媒及仲春:在春天的好日子里,你送走新娘(嫁出去),又迎来了新郎。 3. 时称渡河妇,宜配坦床宾:那时人们都说你是护送新娘过河的使者,应该娶一个贤惠淑静的女子为妻。 4. 安得同门吏
梨花开上苑,游女着罗衣。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象:梨花盛开在皇家的园林中,美丽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衣服。 闻道情人怨,应须走马归。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情感:听说有情人因为离别而感到痛苦和遗憾,所以应该尽快骑马回家。 御桥迟日暖,官渡早莺稀。 这句诗描述了皇家桥梁上的景色:阳光温暖地照在大地上,官渡河面的春光也格外明媚;但此时早春时节,黄莺尚少,春意尚浅。 莫遣佳期过,看看蝴蝶飞。
寄王密卿 李瑞,唐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感情赢得了后人的尊敬。其作品《寄王密卿》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事业与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句解析 1. “酒乐今年少”,表达了诗人在饮酒之余,享受着生活的愉悦和心灵的宁静。 2. “僧期近日频”,反映了诗人频繁的宗教活动和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3. “买山多为竹”,描绘了诗人购买山林之地,偏爱竹林的自然景观,象征着高洁和清幽。 4.
《代村中老人答》 京洛风尘后,村乡烟火稀。 少年曾失所,衰暮欲何依。 夜静临江哭,天寒踏雪归。 时清应不见,言罢泪盈衣。 注释: 京洛:指京城洛阳,是当时的首都。风尘后:经历了风尘的洗礼之后。 烟:这里形容烟雾弥漫的景象。 稀:稀少、稀薄。 失所:失去了家园或生活的地方。 衰暮:年老体衰。想:想要。 泣:流泪。 时清:好的年代。 盈衣:衣服被泪水湿润。 赏析:
注释: -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汉家的官员被分为不同的部门,分别担任各地的长官。东土是古代对东部地区的一种称呼。 - 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陆郎中结束了他的工作,回到了他的军府,他的光辉照亮了御河。 -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农田和农民的庄稼连接着紫色的田野,陆郎中的工作涉及到青州的地域。 - 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陆郎中受到皇帝的恩惠,他感到非常难以回报,当他看到自己已经变老时
【注释】: 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 寻危兼采药,渡水又登山。 独与高僧去,逍遥落日间。 渐看闾里远,自觉性情闲。 回首知音在,因令怅望还。 译文: 和萧远上人在少华山游玩,寄给皇甫侍御的诗 寻找险峰并采药,渡过溪水再登高山。 独自与高僧离去,在落日下自由自在。 逐渐看到村落越来越远,感到性情更加悠闲。 回头一看知己朋友尚在,因此怅然若失地返回。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后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遥想隋堤路,春天楚国情。” - 关键词: 隋堤路、唐朝楚地、春天、楚国情 - 解释与背景: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唐朝和楚国的深厚情感。隋堤路是历史上著名的河流,而“春天楚国情”则暗指当时楚国的繁荣景象。 第二句:“白云当海断,青草隔淮生。” - 关键词: 白云、海断、青草、淮河 - 解释与背景: 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白云如同大海被分割开
【注解】 1. 厌郎思出守:厌,讨厌;郎,指雍州(州治在今陕西汉中)。 2. 遂领汉东军:遂,于是;汉,指汉水。 3. 望月逢殷浩:见殷浩诗《送殷浩》。 4. 缘江送范云:缘江,沿江而下。范云,字彦云,南阳新野人。 5. 城闲烟草遍:城,指雍州城;闲,空阔的地方。 6. 浦迥雪林分:浦,边塞上驻军之地;迥,高远的样子;雪林,积雪的树林。 7. 谁伴楼中宿:谁,指谁作伴。 8. 吟诗估客闻: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