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谢公墩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诗句解释: 昔闻谢太傅,登眺此江东。 - “昔闻谢太傅”指的是古代著名的人物谢安。谢安是东晋时期的宰相,以其政治智慧和高尚的道德风范闻名。 - “登眺此江东”意味着站在高处远望,眺望长江之东。 2. 译文: 曾经听说过伟大的谢安,站在高处俯瞰着长江之东。 3. 赏析: 第一句通过“昔闻谢太傅”引出了对历史名人的记忆
【注释】 1. 周有司徒善:周朝有个善于政事的司徒。 2. 《缁衣》爱最真:指《缁衣》篇中对贤者的喜爱和敬重。 3. 见贤今更少:现在能见到贤人的机会越来越少。 4. 好德古同伦:喜好道德,古代的人们都是同辈。 5. 倒屐情如故:《诗经·小雅·大东》中有“我觏之子,衮衮衣兮”的句子,意为“我遇见你,你穿着礼服”,这里用来比喻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 6. 披襟谊益亲:披开衣服表示亲近
诗句 千山百越郡,万里五溪源。 地远开都会,才难任干藩。 皇仁同近辇,使者命乘轩。 道在儒生勇,人依执法恩。 绣衣将日月,襆被共朝昏。 一夕朝青琐,三年住白门。 帝咨方略盛,民戴德风温。 涕泗秦淮水,徘徊禁掖垣。 遄归期仲甫,急病且臧孙。 帆溯三江上,涂穷五岭垠。 秋风彭蠡雁,落日洞庭猿。 志壮行无系,时艰事有原。 楚郊嗟兽骇,蛮洞聚蜂屯。 太乙回西指,将军据右尊。 风云霾战垒,岁月未櫜鞬。
【注释】 大禹:即大禹治水的故事。殷:古时诸侯国名;此处泛指古代。度意:度量心意,引申为施政。 【译文】 岁月人同历,偏殷古圣心。 影占双阙迥,光惜半庭沈。 当旰犹忘食,中宵已正襟。 如将同度意,弥迫及时忱。 密察玑衡运,旁求鼗铎音。 俨凭三尺陛,频验一圭阴。 亮采功无缓,陈谟意可寻。 更闻颁《小正》,应使万民钦。 【赏析】 “大禹惜寸阴”是说大禹治理洪水的辛勤劳动,他爱惜每一寸光阴,日夜不息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张方伯祠 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 士馀忠壮志,家在战争场。 女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 同闾悲旧史,异代入祠堂。 树积阴云黑,旗翻落日黄。 行游魂魄毅,溟海地茫茫。 译文: 张方伯的祠庙 历史注定要改变天命,国家的藩篱早已被摧毁。 士人的余辉照耀着忠诚和勇气,他们的家庭都存在于战火之中。 女性烈士愿意怀抱石头而死,臣子的心意全都铺展在衣上。 邻居们悲伤地回忆起过去的史册
大禹惜寸阴 其一 【注释】祗:敬仰。思神:怀念神灵。自励:自我勉励。积分:指积德行善,如算术中的积分。稽:查核。失寸:指失掉一寸光阴,比喻时间极其短暂。王心:帝王的心志。治欲:治理国家的欲望。崇朝遍:早晨就处理完。时防:随时戒备。昃影:日薄西山,天色将晚的景象。光四海:使四海之内都光明起来。偏冀:偏侧庇护。庭阴:庭院中的影子,这里比喻自己的私心。敷土:治理土地,泛指南方地区。周要服:遍及各地
闻香茝兄擢广东按察使却寄二十韵 【注释】: 闻香:指闻香洲。香洲,古地名,在今广州市。 茝:草名,这里用作诗中人自谓的自称。 擢:升迁、提升。 广东:指广东省。 却:拒绝。 寄:赠送。 二十韵:诗的一种体裁,每首有20句,共40句。 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 旧德前朝在,传家后起难。江山留治迹,祠庙足辛酸。 兄长仕初为令,君恩每改官。分符临夏口,建节过闽滩。 荒服南溟阔,雄藩列嶂巑。命提中典使
诗句 1 能国惟君子,平时让俊民。:国家需要的是品德高尚的君子,他们常常谦让才能出众的人。 2. 九苞鸣大夏,一鹗降秋旻。:九苞(古代对帝王的尊称)预示着大夏国的繁荣,一只鹗(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着尊贵和力量)降临秋空,预示国家的强盛。 3. 士尽归遗直,朝方赏谏臣。:忠诚的士人纷纷归附朝廷,而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和重用。 4. 如何孤有德,终叹百其身。
这首诗是诗人在冬至大风雪的次日与钱箨石、詹事程鱼门、吏部翁覃溪、辛楣两学士、曹习庵中允、陆耳山刑部等人一起赋得三字三十韵,共三十二句,每句七字,共二百零六字。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雊(gòu)鹊巢须扫,蝉蜩(tiáo)股尽戡(kān)。 注释:公鸡的叫声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而鹊巢则是春天的象征。然而,大雪和寒风使得鹊巢变得不再适合居住,因此需要扫除。同样,蝉的叫声预示着夏天的到来,然而
冬至大风雪次日同钱箨石詹事程鱼门吏部翁覃溪钱辛楣两学士曹习庵中允陆耳山刑部集吴白华侍读寓同赋得三字三十韵 侍读城西住,西望城上岚。 雪明邀数客,风定即同骖。 岭照斜规掩,林钟晚韵韽。 听诗情窈窈,说士味醰醰。 烛尽檛街鼓,杯倾倒室坛。 昨朝寒太剧,此岁日穷南。 气抱虚堂白,声摇空阅酣。 闭将同蛰蚁,卧欲作僵蚕。 彩仗从天转,琼膏洒地覃。 䢉田占谷麦,斋殿映松楠。 圆升宵陪位,前衙晓放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