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
士馀忠壮志,家在战争场。
女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
同闾悲旧史,异代入祠堂。
树积阴云黑,旗翻落日黄。
行游魂魄毅,溟海地茫茫。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张方伯祠
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
士馀忠壮志,家在战争场。
女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
同闾悲旧史,异代入祠堂。
树积阴云黑,旗翻落日黄。
行游魂魄毅,溟海地茫茫。
译文:
张方伯的祠庙
历史注定要改变天命,国家的藩篱早已被摧毁。
士人的余辉照耀着忠诚和勇气,他们的家庭都存在于战火之中。
女性烈士愿意怀抱石头而死,臣子的心意全都铺展在衣上。
邻居们悲伤地回忆起过去的史册,我们却被迫走入祠堂中祭祀。
树枝堆积着阴暗的云朵,旗帜翻飞着落日的黄色。
我们在行走中感受到魂魄的坚毅,天地间茫茫一片。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张方伯祠庙的诗歌。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人民苦难的深切关注。
“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 这句诗表达了历史的宿命,即天命的改变是不可避免的。在这里,”藩篱”一词象征着国家的防御和安宁,而”亡”则意味着这种安宁的终结。这揭示了历史的残酷性和无情性。
“士馀忠壮志,家在战争场。” 这句话描绘了士人(可能是指文人或士大夫)在战争中保持忠诚和勇敢的精神。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战争的痛苦和牺牲。
“女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 这两句诗描绘了女性烈士的勇敢,她们愿意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全而献出生命。而“臣心尽布裳”则反映了臣子的心志,他们愿意为国捐躯,不惜一切代价。
“树积阴云黑,旗翻落日黄。” 这句诗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树木被阴云笼罩,旗帜在落日下飘扬。这暗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毁灭。
整首诗通过描绘张方伯祠庙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展现了历史的残酷性和人民的苦难。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的繁荣与现在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