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合欢带效柳体 - 注释: 合欢带:一种装饰品,常用于女子的衣饰。柳体: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种诗风,以清新自然著称。 - 赏析: 此处表达了佩戴合欢带的女子模仿柳宗元的诗歌风格,展现了其柔美、细腻的一面。 2. 令巍巍、一段风流 - 注释: 巍巍:形容高大或雄伟。一段风流:指某人有独特的魅力或风采。 - 赏析: 此句赞美了佩戴者不仅外貌美丽(合欢带的装饰)
【注释】 一番春暮:一季春天即将结束的时节。 恼人更下潇潇雨:使人感到烦闷,又降下潇潇细雨。 花片纷纷:形容花瓣纷纷落下。 燕子人家都是春:燕子归来,家家户户都沐浴在春风之中。 莫留春住:不要挽留春光不归。 问春何许:不知春天去向。 春与人期:春天和人们相约归来。 未归时人未归:当春色已老,人们却还不见春天的踪影,不知春天何时才能回来。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片写春天就要过去了
【注释】 红紫妆:指春天的景物。妆,打扮。绿满池:指春水荡漾。飞絮:飘飞的柳絮。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射鸭:古代一种游戏,以弓箭射击鸭子的游戏。矮阑:低矮的栏杆。苍藓:绿色的苔藓。画眉:女子化妆用的眉毛。小槛:小栏杆。花迟:花开得慢。 一年弹指又春归: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春天又要回来了,一年的时间就像弹指一样很快就过去了。 【译文】 红紫装点着山林,绿水荡漾在池塘,飞絮依恋着游丝
注释: 西江月·其二: 楚塞残星几点,关山明月三年。长亭犹有竹如椽。可惜中郎不见。 折柳新愁未歇,落梅旧梦谁圆。何人吹向内门前。一片鹧鸪清怨。 赏析: 此为咏怀词。上片写别情之深重。“楚塞残星几点”,写离思的凄迷,“关山明月三年”,写离愁的绵长。作者以“残星”“明月”来比喻自己的思念之情,表达出深深的相思。“长亭犹有竹如椽”,写自己对妻子的怀念之情。“中郎”,即李陵,字少卿,汉武帝时人
【诗句释义】 小桥边站立,忽然间一辆仙车送来了阵阵香风。多情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匆匆,我怀疑是不是当年的宋徽宗。 必须知道蓬山不远,但梨云路已经渺无踪迹。醒来时斜月已照进窗子,不是相逢是梦中。 【译文】 小桥边上站立着,突然之间一阵仙车的香风飘来。你多情地问着我,为何这样匆匆忙忙,怀疑是不是当年宋徽宗。 一定要知道蓬莱山并不遥远,但通往那里的路却已经消失。醒来时斜月已照进窗子,这不是相逢是梦境。
【注释】 寒食:清明节前后的节日。阳春:春天。晚风:指清明后的春风。乐事:欢乐的事。王孙:贵公子。差池:差错,失误。倚翠屏山梦断:指在梦中倚着碧翠的屏风,因思念而醒来,无法入睡。无心听:指无心倾听。啼鸟:报晓的乌鸦。鸱夷:古代的一种袋子,这里泛指船。 【赏析】 《满庭芳》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词作。上片写景抒怀,抒发了对故园生活的怀念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下片写自己渴望归去,但又不忍离去的心情
西江月 · 其二 漠漠河桥柳外,愔愔门巷镫初。笙歌饮散醉相扶。明月伴人归去。 娃馆深藏云木,女墙斜掠烟芜。水天空阔见西湖。鹤立夜寒多处。 注释: 1. 漠漠:形容朦胧、迷离的样子; 2. 河桥:指横跨在江河之上的桥梁; 3. 愔愔:安静的样子; 4. 笙歌:泛指乐器演奏之声; 5. 娃馆:古代妇女居所; 6. 云木:云雾笼罩的树木; 7.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8. 水天:水天相接的地方; 9.
《浣溪沙》 豆蔻枝头冷蝶飞,荼蘼花里老莺啼。懒留春住听春归。 北海芳尊谁共醉,东山游屐近应稀,小窗寒草送春时。 注释: - 豆蔻:指未成熟的女子,常用以比喻少女。 - 荼蘼(tú mí):又称“木槿”,一种植物,花朵大而美丽。 - 北海芳尊:指北方的酒樽,象征春天的美好和欢乐。 - 东山:指东面的山,古代文人多在此隐居。 - 游屐(jī):指游览时所穿的鞋子,也指游历的经历。 - 小窗寒草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述,把一只夜莺的鸣叫、一朵朵盛开的栀花、一件精美的玉器以及一个回廊都描写得栩栩如生,充满了生活气息。 首句“鸦墨鸳茸暗小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一只夜莺栖息在窗外的小树上,发出悠扬的鸣声。夜莺的叫声仿佛带着一种神秘的力量,让人感到宁静而舒适。这里的“鸦墨”指的是夜莺的羽毛颜色,如同乌鸦一样;“鸳茸”则形容树枝上的苔藓,如同鸳鸯嬉戏时的绒毛一般
诗句:薄薄梳妆细扫眉。鬟鸦双叠岭云低。 译文:她轻轻地梳理着妆容,仔细地修饰着自己的眉毛。她的鬓发如鸦羽般柔软,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辉,显得格外低垂。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早晨游山时所见的沿途景观,以及她在与人相处时的愉悦神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柔美形象。全词结构浑成,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