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注释】 览镜:看镜子。朝来一览镜,抱负颇峥嵘:早上起来照了照镜子,看到自己的志向很高远。 貌古烟霞气,诗新金玉声:外貌象古时隐士那样有烟霞之气,写诗象新的金玉之声一样响亮。 郊坰(jīng)常哭鬼,风雨自鸡鸣:在郊外的田间经常听到哭泣的声音,而风雨却象是鸡报晓那样准时。 所喜不靴履(lǚ),巍冠敝屣(xǐ)行:最可喜的是他不穿鞋袜,头戴高冠穿着破草鞋到处行乐。 【赏析】
【注释】 偶成:偶然写成的诗。剑气:形容剑光闪烁的样子。荧荧:形容星光闪烁的样子。属天:附着在天空上。忍:怎能,哪能。禾黍:泛指庄稼。废苍烟:使烟雾消失。朝廷事:指朝政大事。德祐:南宋理宗的年号。毛锥子:笔的代称,这里借指作者自己。望北长驱:向北奔驰,指抗金北上。马一鞭:比喻志向远大,有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被贬为高安县尉时所作。此诗以“剑气”起兴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友人的一首七言古诗,其内容如下: ``` 歌断阳关奏暮笳,东风吹客向京华。 ``` 注释 - 歌断:歌声停止,表示送别的场景。 - 阳关:古关名,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是古代进入西域的要道。这里指送别时的情景。 - 奏暮笳:奏乐,吹奏胡笳,笳是一种长管乐器,常用于边塞和军旅中。 - 东风吹客向京华:东风拂面,使行人向东而行,暗示着离别和思念之情。 译文 歌声在阳关中断了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河朔杯多席莫逃,碧筒制酒饮儿曹。 - 注释:在河北地区(河朔),酒杯很多,不必逃避。用碧筒制成的酒让孩子们喝。 - 赏析:这句诗描述了一种轻松愉悦的场景,人们在宴会上畅饮,无忧无虑。"碧筒制酒"可能是指一种特制的酒杯,增添了诗意。 2. 雨馀地润南风爽,秋近宵凉北斗高。 - 注释:雨后大地变得湿润,南风吹过带来凉爽。秋天接近时,晚上的凉意让人感觉舒适,北斗星显得格外明亮
【注释】 曾受家传究典坟:指曾经学习过家传的《典坟》(一本古代典籍名),研习经史。 自期不与俗人群:自己打算不和世俗的人混在一块儿。 君臣位乱纲常在:意思是说,君臣的地位混乱了纲纪和常法。 父母恩深生死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深厚,子女的生死是应该由父母决定的。 霁日行空镕积雪,长风吹晓净残云:晴好的天气,太阳高照,融化了积存已久的大雪;春风吹拂大地,吹散了早晨残留的乌云。 坐令世上春光好
【注释】 一旦:一旦,突然。蒙尘:被尘埃遮蔽。朔漠:北方。旧冤:过去的冤屈。胡瓶酒:北方的酒。玉铉:古代帝王所用的乐器和礼器,这里比喻帝王的权柄。御鼎:指帝王用鼎煮食物。神州:指中原,泛指祖国。小臣:对臣子自称,谦词。誓:誓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朝见中所作。诗的前四句写诗人在朝见时,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心中充满忧愤之情。诗人首先描写了国都沦陷,山河破碎的情景;接着描述了国家遭受外敌欺凌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飘零书剑十年吴,又见西风脱尽梧。 “飘零”一词常用来形容人的漂泊、流浪或不安定的生活状态。这里的“书剑”,指的是文人随身携带的书籍和文房四宝中的笔,象征着学问和才华;而“梧”则是指梧桐树,常在秋季落叶,这里用来比喻岁月流逝,人生易老。整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已经在外飘荡了十多年,现在又看到西风吹落了树上的梧叶,意味着时光飞逝
【注释与赏析】 怀归:怀念故乡。 突兀高楼落照间:在夕阳斜照下,高耸的楼阁显得特别突兀。 此身迥出俯人寰:我这身已远远地超越了凡人的境界。 客心不逐年华老:我客居他乡的心情并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老去。 诗兴何曾月夜闲:我的诗歌灵感并不因夜晚的宁静而消失。 峡水流归天际海:峡水奔流,一直流向遥远的天边大海。 淮云飞度浙中山:淮河的云彩像飞渡的鸟儿一样越过了浙江的群山。 杜鹃啼后归舟发:杜鹃鸟啼叫之后
南山老松 凌空独立挺精神,节操森森骨不尘。 半夜波涛惊鹤梦,几番风雨护龙身。 心贞宁受岁寒变,气老常涵古意新。 终见取为梁栋去,紫烟空锁碧磷𥒘。 注释: 1. 凌空独立挺精神:形容老松在高空中独自矗立,展现出坚定的精神风貌。 2. 节操森森骨不尘:形容老松的骨节分明,坚韧有力,如同有节操的人一样,不受世俗污染。 3. 半夜波涛惊鹤梦:形容深夜时分,老松在狂风暴雨中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梦中被惊醒
【注释】 向年:过去。 此日:现在。 垓(jié):边远的地方。 观龙见:比喻有远大的抱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 世上凄凉误凤来:比喻人世的艰难困苦使人感到心灰意冷。 了生死:超脱生死轮回。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为王梅坞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 诗的第一句“向年治乱屡兴怀”,回忆起了往昔的动荡不安,作者在乱世中历经坎坷、忧国忧民。第二句“此日清闲独把杯”,则描绘了现在的宁静与悠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