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注释】 遣兴二首其一:遣兴:抒发闲情逸趣。遣,排除。 独笑或独哭,从人唤作颠:《庄子·外物》:“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郭象注引《文子》:“夫物之去之,犹脱絖也。故圣人贵忘已而全真,乐身而忘物者也。今世之人,皆忘其本所因,弃其所赖以为身者,而乃追悔其往所以害其生者,此所谓‘为己者亡,为己者昌’者也。” 生惟嗜食菜,贫亦耻言钱:《后汉书·张堪传》:“堪性俭约……贫居蔬食”。 清兴游空外
诗句原文: 盎然非世境,乐意渺无垠。 暖骨通仙处,寒冬能幻春。 眼空天亦小,心净月逾新。 昔者李太白,于兹竟瘗身。 注释翻译: - “盎然非世境”中的“盎然”意为充满、浓郁,而“非世境”则表示不同于世俗的境遇。整句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感。 - “乐意渺无垠”中的“乐意”指的是内心的满足和喜悦,“渺无垠”形容这种喜悦无边无际。 - “暖骨通仙处”中的“暖骨”可能指的是温暖如春的体质或心灵
注释: 自许志颇大,频歌慷慨辞。 自认为有远大的志向,频频歌唱慷慨激昂的诗句。 攒眉无说处,仰面独行时。 眉头紧锁却不知如何表达,抬头仰望独自前行。 豪杰心犹檗,生灵命若丝。 英雄豪杰的心仍然如同苦味的黄柏,苍生的性命如同细如发丝。 当今欲平治,舍我则云谁。 如今想要使天下太平,如果没有我那又能怎么办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理想的憧憬表达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注释】开眼看不得:意即睁眼看世界,却看不到希望。愁来只自颠:意为愁思袭来时只有自己承受。六年万忧苦:意为经过六年的忧患困苦。四海一腥膻:意为四海之内都是腥臭之物。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于被贬期间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之情。首联“开眼看不得,愁来只自颠”表达了诗人无法看清形势、感到前途渺茫的心情。颔联“六年万忧苦,四海一腥膻”
此诗为《醉乡记》之一,作者在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陶醉,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独到至乐处,于于自在行。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酒的喜爱和享受。"独到至乐处",表示诗人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快乐,只有通过饮酒才能体验到。"于于自在行",则描绘了诗人在饮酒过程中的轻松和自由。 身心全去碍,骨肉若通明。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通过饮酒来消除心灵的障碍和困扰,使心灵变得清澈透明。"身心全去碍"
注释: 朝廷遭遇祸乱,百姓遭受痛苦。晋帝渡过长江的预言,唐皇逃亡蜀地的年份。剖开云雾行白日,翻越大海洗清天。办得大事了,心中自然平静。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朝廷遭祸乱、晋帝渡江、唐皇幸蜀等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其中“剖云行白日,翻海洗青天”两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义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诗人还通过“办得大事了
【注释】 破得愁城了,仍还太古风。(《庄子·天地篇》) 浑然无事国,不与世相通。(《老子》第47章) 地迈华胥外,天归混沌中。(《列子·周穆王》。华胥,传说为伏羲氏之母。混沌,指原始的宇宙。) 蠢哉蛮触氏,苦死角英雄。(《庄子·齐物论》“庄周梦为胡蝶”。)。 蠢哉蛮触氏:蠢,笨拙,愚昧;蛮、触,指古代的两个部落,即南方的蛮人部落和北方的触龙之族。他们以争斗而著名,故称。 苦死角英雄:苦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狂药蜕凡骨,疑来别一州。 形骸闲若弃,风壤旷无忧。 屡有圣人至,难同恶客游。 所交惟陆谞,落魄老菟裘。 注释解释: - 狂药蜕凡骨:服用了能使人脱胎换骨的狂药,仿佛从凡胎中蜕化出来,到达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 疑来别一州:感到似乎来到了一个全新的地方。 - 形骸闲若弃:形容自己如同被抛弃的身体一样,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 风壤旷无忧:在广袤的自然之中
【注释】 郊行即事四首:作者自号“郊行居士”,“其诗多咏景物,有《郊行即事》诗。 五年前事别:指作者五年前在扬州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 一说泪滂沱:一说是指作者流落江宁(今南京)时与友人的别离之情。 帝业:帝位。迁鼎:比喻改朝换代。 白昼:白天。清波:清澈的水波。 背立官塘路:指作者当时身无分文,只得背对官道而行。 风前慷慨歌:指作者在风中立于街头高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与友人分别后
醉乡十二首其四 注释: 太和国土里,风味极清柔。意外竟忘世,胸中不梦秋。 日蒸春气涌,地漾水光流。此即神仙窟,何须更十洲。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醉乡景象的诗作。诗人以醉翁之意,写景抒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太和国土里”,诗人将酒乡比作一个美好的土地,这里的景色清新柔美,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第二句“意外竟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