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棐
【注释】 猗兰生中谷,不采恒自香:猗兰生长在中谷之中,不去采它,却自有香气。 园丁亦何知:种花的园丁也不知道。亦何知,即“又何知”。 掇置近中堂:把兰花摘下来放到了中堂。掇,拾取。 朝培根愈萎,暮沃叶已黄:早晨培上土,使它根肥叶壮,到了晚上浇上水,叶子就会枯萎了。 将养虽以时,物性终见伤:即使养护得当,植物的本性终究是会遭到摧残。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兰花被采摘的情景
译文: 在河中生长的蒲草萧瑟,蒲草上的小禽忙碌不停。它们找到栖息的地方自得其乐,却忘记渔网的捕捞。天风割断了枯枝,小卵破碎巢也沉没。现在又有什么可抱怨呢?小心谨慎才是最重要的初心。 注释: - 萧萧水中蒲:指水边的浮萍,声音像风吹过一样。 - 琐琐蒲上禽:指在水中觅食的小鸟儿。 - 托身自得所:指找到了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 - 罾罥侵:指捕鱼的工具——网。 - 天风断枯条:指天气恶劣
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一春衰谢怜皮骨,万国艰虞厌鼓鼙。 何处客船歌《水调》,令人归思益凄迷。 --- 诗句翻译: 1. 孤帆夜落石桥西,桥外青山入会稽。 - 孤帆: 孤单的船帆 - 夜落: 晚上降落 - 石桥西: 西边的石桥 - 桥外青山: 桥外的青山景色 - 入会稽: 进入绍兴地区(会稽是古地名) 2. 卧听海潮吹地转,起看江月向人低。 - 卧听
【注释】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邯郸。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人,以孝行著称。 斯固:这样。 凭:凭藉,依仗。 憸人:奸诈小人。 数:多次。 矰:用丝绳系箭射击鸟兽的一种短箭。 𥐊:同“罺”,捕捉鸟兽的网。 冥冥(míng míng):高远的样子,也指高飞的鸟类。这里借指高洁的人。 不为矰𥐊亲:不因小恩而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诗中通过曾参杀人和射鸟两个典故
【注释】 1. "琦元璞":即王琦,字璞。 2. "赵子昂":指赵孟頫,字子昂。 3. "进驭":指帝王驾到。 4. "日未西":太阳还没有落山。 5. "也":副词,表示让步。 6. "枥上":马的槽边。 7. "天闲":天空广阔无际。 【赏析】 《题赵子昂马图》是王琦在元朝时所作的一首题画诗。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第一句“进驭归来日未西”,写皇帝驾临时,太阳尚未落山
注释: 我爱陶渊明,所居惟种柳。 与世实寡谐,委怀在杯酒。 不有千古心,谁识千载后。 意欲从之游,斯人复何有。 译文: 我喜爱陶渊明,他的住所只有种下的杨柳。 和世俗的人实在不和谐,我把心事寄托在酒杯里。 如果没有千年的志向,谁能理解千秋之后。 想要追随他的脚步,这样的人还有吗
平生远离尘世烦扰,害怕触怒忧患端。 何况此时正值多事之秋,怎能安心自安? 寄身旅途漂泊中,饥寒交迫心戚戚。 耻于无才而庸碌度日,仍坚守微职守本业。 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可观。 顾非周朝的器量之人,行事仍然困难重重。 我的处境也何等艰难?俯仰之间徒增叹息
解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十日春泥 懒入城 - "春泥":春天的泥土。 - "懒入城":懒得进城。 - 译文:春天,我不愿走出家门,因为外面的雨水让整个城市都显得潮湿不堪。 2. 满湖风雨未开晴 - "满湖":整个湖泊。 - "风雨":指天气状况不佳。 - 译文:整个湖泊都被风雨笼罩,还没有放晴的迹象。 3. 草堂欲补 宁忘破 - "草堂":草房或简易的房屋。 - "欲补"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判断正误,并加以阐释。“霸图踪迹空今古,天堑东南有劫灰”,意思是:当年孙权的雄图霸业,如今只成为历史遗迹。天堑东南是说长江在东南方向形成了天险。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孙权、曹操等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评论。“山郭雨昏云似墨”的意思是:山城的傍晚,雨雾迷茫像墨汁。“瞿塘滟滪堆”意思是
【注释】 1. 双松图:指画有两棵松树。松树常作岁寒三友之一,这里用松树象征坚贞不屈、高洁自持的品格。 2. 岷峨:即岷山,在今四川西部。苍:青色,这里指天空。 3. 海波不动:大海波澜不惊的样子。 4. 神仙去:指化为神仙而去。 5. 明月中宵:月色皎洁,夜深人静的时候。 6. 剑影长:指剑光闪烁,如影子般漫长。剑,兵器。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双松图”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