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映淮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本题要求赏析诗歌形象. “细竹深阴覆碧纱”,描写的是竹林的景象,竹叶翠绿,竹杆修长,枝叶茂密,给人一种清幽宁静的感觉.“石床书帙昼抛斜”,写诗人在石床上看书,阳光从竹缝中斜射进来,照在书上,显得十分惬意.“半帘细润侵寒雨”,“半帘”指的是半扇竹帘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此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按要求作答。本首诗的意思是:一座孤零零的小村庄,几间茅屋傍着溪水。夕阳西下
【注释】 1.桃叶歌:乐府《杂曲歌辞》旧题,属《江南弄》。 2.清溪有桃叶: 清溪水边,生长着茂盛的桃树。 3.流水载佳人: 清澈的溪水承载着美丽的女子。 4.名以王郎久: 人们因此称她为“王郎久”。王郎是南朝宋明帝刘彧的儿子。 5.花犹古渡新: 桃花依然如故,但是渡口却新建了一座桥。 6.楫摇秦代月: 船桨在月光下摇曳。 7.枝带晋时春: 树枝上还挂着春天的气息。 8.莫谓供凭览:
诗句释义 1 栖鸦流水点秋光 - 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栖鸦在清澈的溪流旁栖息,映衬着秋天的景色。"点"字生动地表现了乌鸦停留在水面的细节,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秋光"暗示了时节为秋季,是诗人观察自然时所感受到的时间氛围。 2. 爱此萧疏树几行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树木的喜爱之情。"萧疏"通常用来形容树木稀疏而高远的样子,给人一种孤高、清冷的感觉
【注释】 残梅:梅花枝干枯了,但花苞依然未开。 玉女:传说月中仙子叫素娥,因偷吃了王母的长生不老丹药,被贬到月宫为玉兔伴守,所以又称“玉兔”。 春雪:初春时降下的白雪。 疏梅:指梅花枝干的轮廓。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寥寂:寂寞冷落的样子。 幽情:深沉含蓄的感情或情趣。 长笛:横吹无腔的管乐器。 瘦影:指梅枝的细瘦影子。 冰蟾:冰清玉洁的月亮,这里比喻梅花。 苍苔:深绿的苔藓。 梦断高楼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半死桐” 等。 落尽红香绿满枝:落尽花的香气,绿叶已经长满了树枝。红香,指落花。 韶光如驶去难追:时光像飞驰的马车一样过去,再也追赶不上。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春归:春天回来了。鹃啼血:杜鹃啼哭时吐血。鹃,杜鹃鸟。相传这种鸟在春天呜叫一声,就死去。 小阁帘垂乳燕窥:小阁楼上的帘幕低垂,燕子在帘隙里窥探。 情脉脉,意孜孜:情感绵绵不断,心意急切。
【注释】 1.桃源忆故人:词牌名。 2.暮春:暮春时节,即春季的末了,也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3.东风舞:东风在吹动着花枝。 4.惟:只。 5.杜宇声:指杜鹃鸟的叫声。 6.斜阳欲暮:夕阳快要落山了。 7.残红:指凋谢的红花。 8.零落:凋零。 9.横塘路:指池塘边的小路。 【赏析】 此为咏物词。上片写景,下片写物,以杨花、杜宇、残红为线索,写出了一幅暮春图。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
醉桃源早春 疏帘不卷早春寒。残梅倚石栏。碧天无际路漫漫。孤云独去闲。 丝添鬓,意阑珊。频将双泪弹。中庭明月又团团。愁人不要看。 注释: 1. 疏帘:指稀疏的帘子。 2. 不卷:没有卷起。 3. 早春:初春时节。 4. 残梅:凋零的梅花。 5. 倚石栏:靠在石头栏杆上。 6. 碧天:湛蓝的天空。 7. 无际:无边无际。 8. 路漫漫:道路漫长而艰难。 9. 孤云:孤单的云朵。 10. 阑珊:衰落
小重山·秋闺 萧瑟幽闺更漏长,庭前丛桂发、暗飘香。月明露白渐生凉,轻风起、时拂郁金裳。 远雁一行行,相看还伫立、怯空房。幽怀几许总难量,兰缸灺、花影欲窥窗。 注释: - 萧瑟幽闺:形容女子的居处环境幽静而寒冷。 - 更漏长:指夜深人静的时候,更鼓声响了很长时间。这里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感觉。 - 庭前丛桂发、暗飘香:桂花在夜晚开放,散发出淡淡的香味
【注释】 1、端午:即端午节,古代节日。 2. 小重山:词牌名。 3.节届:节日到来之时。 4.佩符辰:佩带符节的时候。 5.输与:送给。 6.年光催短鬓:一年的时间催人变老。 7.感时怀古:感伤时事,怀念古人。 8.沾巾:眼泪流下来。 9.湘江:湘水,指长沙。 【赏析】 《小重山·端午》是南宋词人陆游的词作。此词是作者在端午节写的,词中通过描绘端午节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