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诗句解释: 1. 梦醒朱楼镇锁,残日留斜影:这两句描述了一个景象:在梦中醒来后,发现周围的朱红色建筑被锁住,而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建筑物上。 2. 向晚西风渐止,绕廊花叶静:随着傍晚的到来,西风逐渐停止吹拂,环绕着走廊的花叶也显得异常宁静。 3. 尘封象管,弦断金徽何日整:这里用“尘封象管”和“弦断金徽”形容音乐乐器因长时间未使用而积尘,或因损坏而无法弹奏。 4. 宝钗分,篆烟烬,密誓嗟难省
【注释】 ①荐酒:在端午节献酒。菖蒲(jiāng pú):一种香草,传说能驱除毒气。角黍:粽子。 ②家家旧俗:每家习俗相同。荆楚:这里泛指楚国地区,屈原曾在此为楚怀王太子,后来遭谗被流放,投汨罗江而死。 ③汨罗江畔:即汨罗江边。屈原《哀郢》中有:“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句。招魂: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宋玉所作的一首长赋,是一篇描写楚国大夫屈原死后,楚怀王听到屈原的《哀郢》后
诗句:层阴隙处清辉漏,斜照东轩。桂影森寒。 译文:在阴暗的间隙中洒下的月光,斜射到了东边的屋檐上。桂花的影子在风中摇曳,显得十分寒冷。 关键词意解: 1. 层阴隙处-暗喻中秋月夜的光影斑驳,透过树叶的缝隙,投射在地面上形成层层阴影。 2. 清辉漏-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明亮,透过树梢,洒满了大地。 3. 斜照东轩-描述月亮斜挂在东边的房间或窗前,光线斜照在屋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 4.
醉太平 箫笳沸空。旌旗飐风,游人列炬如龙,报行程向东。 高台数重,狂花万筒,和平焰字当中,是民心大同。 注释: 1. 箫笳:古代乐器,这里指音乐声。 2. 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这里指战争。 3. 游人:游客。 4. 报行程:表示旅行的目的或计划。 5. 高台:高大的建筑或山丘。 6. 狂花:盛开的花。 7. 和平焰:和平之火。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的场景
【注释】 ①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为秋季起始。②炎威:炎热的暑气。③祓之:除暑热。④寄远人:写给远方的人。⑤残蝶:落花。⑥芰荷(jī hé):菱角。⑦南皮:指汉末袁绍的后庭,在今河南商丘附近。⑧瓜果:比喻清凉之物。⑨星海未成桥:银河尚未形成拱桥。⑩飞琼:“仙女”或“神女”的代称。萼绿:荷花的别称。⑪莲泾畔:即“莲泾”,古水名,流经苏州。⑫鸱夷:传说中夏桀的臣子。⑬莫辞遥:不要因为距离而犹豫不前。
【解析】 “豹变嶙峋”意思是:像豹子一样的身材高峻,形容人高大威猛,“其文赤斑”意思是:其文章上写满了红色斑点。比喻文章或著作中错漏很多。“想卦爻占得,剥肤灾近,上池饮后,伐髓功完”意思是:想占卜得到卦象,却遭遇了灾难;喝过了酒以后,把骨髓都削掉了(形容酒醉)。“色界曾留第几天”意思是:在色界中留下了几天的踪迹。“吸露身轻,攀霞痕在,色界曾留第几天”意思是:吸收了露水,身子变得很轻
绣停针十六日还上海,登碧双栖楼,月色皎洁,与贞白咏于湖念奴娇,慨然有作 澹暮景,望四野烟收,皓魄初上。檐瓦参差,楼观万家,并入玉壶冰盎。素波摇荡。似画楫、中流相傍。凭阑酌酒高阁,未输洞庭奇况。 千年事惝慌。不道我历历,见伊神王。汗漫骑鲸,东海壮游,回首已成长往。未须愁肠。幸俊侣、登临无恙。夜深归卧,月华更穿屏幛。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月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绿盖舞风轻苏州公园看荷花,红白相间,弥望无隙。桥影横其中,绝似四十年前游北海时光景 诗句释义:我来到苏州公园,观赏荷花,它们在绿树的映衬下轻轻摇曳。荷花的色彩红白相间,一片片盛开,没有缝隙地覆盖在水面上。远处的桥影倒映在水中,宛如四十年前的游北海时的景色。 译文:我在苏州公园观赏荷花,它们在绿树的映衬下轻轻摇曳。红色和白色的荷花交织在一起,一片片盛开,没有缝隙地覆盖在水面上
浣溪沙·还家即事 【注释】: 1. 足轻:脚轻盈。经旬戒出游:经过十天的严格禁足,终于可以出游。 2. 羸躯(léi qiú):瘦弱的身体。病暑:中暑,因天气炎热而生病。 3. 小园无恙:指自己家的园林没有遭到兵乱的破坏。且归休:暂且回家休息。 4. 未晚径须抛书帙(zhì):还没有到晚,就应当抛弃那些书籍卷轴。 5. 乍凉先欲试衾裯(qīn chóu):天气转凉了就想试试薄被和褥子是否合身合适
踏莎行·老友或欲来苏相访,先问寄庵门径。 译文:我正在写这首诗,表达我的心意。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此调有仄韵、平韵二体。上片三句,下片四句。此为双阙体,前后两阙字数相等。寄庵,作者的住所,作者曾在此住过。老友,老朋友。 赏析:这是一首赠别之作,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友情。全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