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笳沸空。旌旗飐风。游人列炬如龙。报行程向东。
高台数重。狂花万筒。和平焰字当中。是民心大同。
醉太平
箫笳沸空。旌旗飐风,游人列炬如龙,报行程向东。
高台数重,狂花万筒,和平焰字当中,是民心大同。
注释:
- 箫笳:古代乐器,这里指音乐声。
- 旌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这里指战争。
- 游人:游客。
- 报行程:表示旅行的目的或计划。
- 高台:高大的建筑或山丘。
- 狂花:盛开的花。
- 和平焰:和平之火。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和谐安宁的场景。首句“箫笳沸空”描绘了音乐声震天的情景,使人仿佛听到了悠扬的乐音。接着,诗人以“旌旗飐风”形容旌旗在风中摇曳生姿,增添了一份动感。最后两句“游人列炬如龙,报行程向东”则描述了游客们手持火炬,如同一条巨龙般在夜空中飞舞,预示着他们即将开始一段新的旅程,向东而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而描述高台和鲜花的景象。“高台数重,狂花万筒”,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高台上堆积着成千上万的花朵,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犹如一场盛大的花事。而“和平焰字当中”,则是指这些和平之花绽放在火焰之中,寓意着和平与安宁。这里的“是民心大同”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概括,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向往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和平与安宁的深深向往和赞美之情,展现了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