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乱书余蠹迹。漫抱影、空庐闲年偷息。青萝渐升壁。傍虬藤缠架,花开无隙。幽兰自泣。任邻园、蜂交燕织。 怕薰风替却,芳华一样,旧盟难的。悽极。归来三径,那有当时,素心晨夕。长安似弈。巢痕在、梦中觅。柰情怀万种,匆匆催觉,都付哀筝怨笛。便江南、旧惯经行,未教梦识。 注释: 1. 乱书余蠹迹:乱书是杂乱的书籍,蠹迹是虫蛀的痕迹,形容书本上的字迹模糊不清。 2. 漫抱影:漫是随意的意思,抱影是抱着自己的影子
注释: 兀兀:孤单的样子,这里指孤寂。 舟车几往还:形容行旅的奔波,几次往返。 乱离:动乱离散。 新词似茧抽难续,残麝成灰掩复看:比喻新诗难以接续,而残破的麝香被风吹散了,又重新捡起来欣赏它的美好。 天帝醉,海波乾:形容天地间充满了悲愁之情。 愁心强咽只微叹:形容心中充满忧愁,只能叹息。 此生万劫拚偿尽,莫种他生未了缘:意思是说,我此生已经承担了许多苦难,不想再有其他未了的缘分
横纹机上,短蓑牛背,底用输钱天府。天公元自有安排,早配得、劳农工女。 红氍卷尽,街尘踏遍,簇簇秧歌腰鼓。风姨枉是妒佳期,几曾见、银河断渡。 注释:在横纹机上编织着短蓑衣的牛背,用不着去输钱到天府。天生就该有安排,早就把男女劳农和工匠都安排好了。 红色的地毯卷完了,街上的尘土踩遍了,到处都是穿着彩色服装扭动腰肢跳起舞来的人们。风神姑妈枉自嫉妒那美好的时光,她从来没有看见过银河被切断渡过。 赏析
以下是对《浣溪沙》逐句的翻译和注释,以及对其赏析。 - 第1句:晏殊在这首词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厚地高天一网罗"意味着天地之间仿佛被一张无形的大网所覆盖,这象征着人生的无常和世界的广阔。在这里,"厚地"和"高天"分别代表了大地和天空,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宽广的背景。而"一网罗"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张大网的存在,使得一切都在其中。这里的"一网罗"不仅指自然界的广袤无垠
【注释】 掩冉:掩映。 宝髻:发髻,这里指女子的发髻。宝髻微偏:形容女子发髻被风吹得稍稍倾斜,显得有点凌乱。凄凉断瑟横前:凄清、冷落的瑟声横在前方。 挽春春已去:春天已经逝去,这里用“挽”字表示挽留之意,但春光易逝,无法挽留。 送君江上路:送你到江边的道路,即送别的地方。 泪沾襟袖湿,露华鲜:泪水打湿衣襟,露珠晶莹闪烁。 “香罗幕”句:香罗帐幕,这里指女子所住的闺房。 秋千索:秋千上系着的绳索
望江南 螺鬟拥,粉面映唇朱。自剪冰绡裁半臂,不教罗袜衬圆趺。体态共言姝。 多情甚,薢茩即相于。湘瑟秦箫元有匹,朝云暮雨亦非疏。长是笑罗敷。 注释: ①螺鬟(huán huán):螺髻。指女子的鬓发像盘绕着螺壳那样卷曲。 ②粉面:指女子的脸。 ③朱:通“赤”,红色。 ④半臂:一种上衣。 ⑤罗袜:用织品或丝绸做的袜。 ⑥体态:身材容貌。 ⑦多情:这里指女子对男子的感情。 ⑧薜荔(pì lì):一种草
注释:一盏灯的凉焰就像水一样,撼动小庭中秋天的气息。月儿又黑又暗,风也又大又冷,怎么让人入睡呢。匆匆地告别离开,回家的时间不确定,已经够使人忧愁憔悴了。何况河南和北方,鱼沉雁杳无音讯,寸笺难寄书信。 赏析:这是一首写秋夜别情的小诗,诗人以一“撼”字起兴,描绘出一幅秋夜图:一轮明月,照在庭院,光华如水,摇曳不定,仿佛随时都有可能被风吹灭,这既写出了天气的凄清、寒意袭人,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
注释: 百计销磨艳冶天。花开花落两茫然。伤心旧雨随流水,极目春山隔暮烟。 明镜里,酒垆边。可容一醉驻朱颜。沉吟欲逐秦人去,又恐仙源有变迁。 百计销磨艳冶天。花开花落两茫然。 -百计销磨:百种办法消磨/消除。 -艳冶天:艳丽的天色。 -花开花落:形容时间的流逝。 -两茫然:都感到迷茫。 -伤心旧雨随流水:悲伤的雨滴随流水而去。 -极目春山隔暮烟:极目远望,春天的山峰被晚烟隔断。 -明镜里,酒垆边
瑞鹧鸪 风来庭树响萧萧。四望曾阴倍寂寥。渐欲残骸同槁木,不知新历又元朝。 腊梅破萼争冰雪,冻雀蹲枝筛羽毛。寄语袁安高卧稳,断无车马过荒郊。 注释: 瑞鹧鸪:一种能发出吉祥的鸟名,这里代指吉祥之年。 风来庭树响萧萧:风吹动庭树发出响声。萧萧:形容树叶飘落的声音。 四望曾阴倍寂寥:四面望去,曾经阴暗的天气使环境更加寂静空旷。曾阴:曾经阴暗。 渐欲残骸同槁木:渐渐想要像枯木一样死去。残骸
这首诗以灵岩访琴台遗址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是一首优秀的咏史之作。 首句“问吴宫鹿走是何人,当时为占星。” 描述了吴宫鹿走过的情景,询问当时的人们,鹿为何而来。这句诗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出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讨论。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探讨,展现了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第二句“望湖波杳渺,鸱夷一舸,同载倾城。” 描绘了湖波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