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卜算子 风雨一春多,好梦频惊觉。应是朝来转快晴,处处闻啼鸟。 步屧绕芳篱,倚杖临清沼。人老簪花莫自羞,花曾见、人年少。 注释: 1.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琼枝”、“百尺桃花”、“百尺木莲”等。此诗为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五句四平韵。 2. 风雨一春多:意思是整个春天都笼罩在风雨之中。 3. 好梦频惊觉:意思是美好的梦境被频频惊醒。 4. 处处:到处,每一处。 5. 步屧:步行。 6.
【注释】 ①“海棠”句:指海棠花经一夜春雨,更显得红润。 ②“桃李”句:指春天桃花、李花竞相开放,争相展示自己的美丽妆饰。这里以“粉”比桃花、李花的颜色。 ③“倾城”句:传说唐明皇在杨贵妃面前吟咏《清平调》词:“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后因称美女为“倾国”。此处指杨贵妃的美貌足以倾国倾城。 ④“连年”句:意即花树不与人们争春,自己也不与花儿争艳。 ⑤“笑暂返”句:意为春天虽然短暂
【注释】 折红梅,即折梅花。 园梅,指园中之梅花。 惟绿萼才数分耳:只有绿萼梅才只有几朵。 引,引长。 蟉干:树身。 阳和:春天的暖阳。 云霞交绚:指晚霞与云彩交相辉映。 天台刘阮:指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句意。此借指隐居山林之人。 细思客里,摘索繁花,总不似、吴门冷香幽院:细细思量自己身处异乡,如同摘取繁花一般,总觉得不如吴门(今江苏苏州)的冷清幽静的庭院。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减字木兰花·春恨》。下面是诗句释义: 且坐令 —— 暂且坐下,让我来为你作一首词。 花渐落 —— 花儿逐渐凋零。 趁早寻佳约 —— 趁早儿去寻觅美好的约会。 舣舟柳岸 —— 停船在柳树岸边。 春风怀绰 —— 春风中的心情舒畅、宽广。 是处闻弦索 —— 到处都能听到弹奏弦乐器的声音。 向晚归来 —— 傍晚归来。 门荒径悄 —— 家门空寂,道路寂静。 笺恨了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赏析诗句的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本题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春从天上来感旧”,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作答即可。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此诗是一首怀古诗
【注释】 ①西江月·慢月色新得寒琼遗迹:词人以“西江月”为题,自度曲。此调有小令,无单调,共六十九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转两平韵。 ②秦楼凤去:即指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上有风飒然至,云气蒸腾而上。襄王怅然若失,曰:“是何气也?”宋玉曰:“此所谓朝云者也。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旦为朝云,暮为行云
六花飞雪夜与友人饮,用松隐韵,赋呈 天凝地冻,乱花飞洒,缀水精宫殿。四望迷冥,矗遥峰如剑。讶冲寒、朋来不速,笑索饮、金带鹴裘犹能典。想留名、惟羡就狂,何用理轩冕。 译文: 天空凝固大地结冰,纷飞的雪花像落英般洒落,点缀着晶莹剔透的水精宫阙。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迷茫朦胧,矗立的山峰如同锋利的宝剑一般。惊讶于朋友突然到来,却因为天气寒冷而未能及时迎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然后依据所给注释理解并翻译全诗句,最后结合整首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进行分析。“绣线工夫长日静,画屏风物旧来谙”,这两句的意思是:绣花功夫长,整天都安静;屏风上的东西已经熟悉了,又过了一年。 【答案】 ①桥下涨浅蓝:指春水初涨。②沿堤杨柳绿毵毵:形容柳枝长得很美。③玉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
【注释】 东阁:指书斋。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鹤冲天》《仙吕·赏花时》。双调,四十五字,上片八句五仄韵,下片九句五仄韵。 梅开极盛时:梅花开得特别茂盛的时候。 朝咏繁枝:早上吟咏花朵盛开的枝丫。 暮写疏枝:傍晚描绘梅花枝干稀疏之处。 个人风韵与花宜:自己具有独特的风韵和与花相宜的气质。 姑射冰姿:指神仙一般清冷脱俗的姿容。 别后情怀见后疑:离别之后,怀念之情让人难以辨认。 怅恍夷犹
【注释】 虞美人: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韵。上片第二句的“蕙”指兰,即香草,也泛指花草;第四句的“琅璈清响”指弹琴声;第五句的“揭云飞”指琴声高亢激越。下片第二句的“锦筵”指宴会;第三句的“烛”指蜡烛;第四句的“残釭”指未燃尽的蜡烛;最后两句的“拥髻”“背残釭”指在灯下梳妆。 【赏析】 《虞美人》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全篇为七言古诗。此篇以花喻美人,以花喻年华,用典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