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定风波·为人题逸仙村壁 《水调歌头 · 为张安国提举时,在陈与复同舟,别后五岁,复至陈,相与赋此词》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借题发挥抒发感慨。全词语言自然流畅,意境开阔,风格雄奇豪放,表现出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公子归来燕燕忙。也曾惊坐发清狂。(燕子飞来)曾经(公子回来)使满座的人都感到惊讶,都为之而兴奋。(公子回来)也使得满座的人都感到惊讶,也为之而兴奋。
注释: 南国音书寂 - 南国的来信寂静无声,没有消息。 昼长闲闭门 - 因为白天太长,所以整天闲着就关上门。 春阴日日滋红豆 - 春日里阴天不断,红豆也越长越红。 不长相思长泪痕 - 虽然不想念对方,却因此留下深深的泪痕。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漫长寂寞的等待中,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的“南国音书寂”,表现了诗人在等待中感受到的孤独和寂寥,而“昼长闲闭门”则进一步突出了这份孤独感
注释: 一点春:春天到了,生机盎然。 乞米空传帖:向人讨来一些米,只是白白地写上一张字条。 雨珠难疗饥:雨水的滋养难以填饱饥饿的肚子。 可怜射的山头石,无复从玄反白时:那些在山间射出的箭矢,已经无法回到原来的地方,也无法再反射出光芒来。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诗人在春天到来之际,却只能向人讨米,这无疑是一种讽刺。而雨水虽然可以滋润大地
梦玉人引 记年时。访旧曲左,故城西。 跨水虹桥,几番留恋斜晖。小径弯环,正绕蔷薇。 碧瓦朱栊,放帘幕低垂。 【注释】: 1. 梦玉人引:梦游仙境的诗篇。 2. 年时:指往年的时节或岁月。 3. 记年时:追忆过去的年代。 4. 访旧曲左:在古乐府左厢(古代音乐机构)寻访旧曲。 5. 故城西:即故城之西,指京城之外。 6. 跨水虹桥:跨越水面的石桥,桥名“虹桥”。 7. 斜晖:夕阳斜照。 8.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雪狮儿: - 注释:指代一种动物,可能是雪地中的狮子。 2. 飘扬絮影,渐堆瓦、银练飞光,黄昏如失: - 译文:飘动的细丝影子,逐渐堆积在瓦片上,如同银色的光带在空中飞舞,黄昏时分显得失去了色彩。 - 关键词注释:絮影、银练、黄昏、色彩丧失 3. 听到更阑,几阵将疏还密: - 译文:听到夜更深处,风声时稀疏时而密集。 - 关键词注释:更阑、疏密 4. 西湖路隔。怕舞鹤
【注释】 “劫后”二句:诗人在兵乱之后,看到故人泪眼枯槁,又惊又喜地发现故人已死,他悲痛欲绝,呼喊着故人的名字。冥路(即死后的去处)觇(chān)人世,犹言窥视人间。还似:犹如。罗家鬼趣无:指画中的鬼魂,没有趣味可言。 “情久熟”二句:由于感情深厚,彼此见面时显得特别亲热。西山结社:指唐末五代时期,文人们常在西山结社,互相切磋诗文书画艺术,并以此为荣。留图:指留存下来的作品或遗迹。
豁蒙楼上凭阑处,萋萋又生春草。桑泊维舟,台城散策,都是游踪曾到。兵氛乍扫。叹白首重来,故人偏少。赖有英华,共穿云路步深窈。 【注释】豁蒙楼:在南京城内鸡笼山上。萋萋:形容草木繁盛。桑泊:泛指水边。维舟:系船。山光凝黛似洗:山色青翠如洗。蜀道:指四川的山路。京华旧梦:指京城的旧梦。浮生悟了: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榜换银钩,壁空纱罩:指科举考试中的榜文换了,墙壁上的字画被剥落。 赏析
【诗句解读】 1. 扶上珠盘,歌动行云,佩服娴雅。学舞霓裳,轻盈姿态难写。绽粉腮,邀一顾,倍千金声价。 - “扶上珠盘”:指登上装饰华丽的桌子或台子,这里指宴会场合; - “歌动行云”:歌声高亢悠扬,如同飘动的彩云; - "佩服娴雅":赞美对方举止优雅、文静; - "学舞霓裳":学习舞蹈中的霓裳羽衣舞,形容女子跳舞时飘逸美丽; - "轻盈姿态":指动作轻盈优美; - "绽粉腮":形容女子面颊微红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之后所作,其时元兵已南下,国势日蹙。词人借对蚁争触战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南宋覆亡的悲愤之情。全词上片写蚁争触战之状,下片抒发亡国之痛。起笔写蚁之众多,“蚁争触战”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元兵入侵时的情景。“蚁争触战”,是蚂蚁争夺巢穴,互相斗争的场面。这里用一“争”字,表现了蚁群的贪婪和凶残,也暗含了元兵入侵中原的残酷和野蛮。“叹流徙、蒸民血填沟壑”两句
【解析】 本词写别情。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残秋时序”四句,由眼前所见之景生发感想,点出时间是初秋时节,酒宴已将结束,心中无限留恋佳人,却又不得不离开,因而有悔意。“倚楼凝眺”,见出词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云黄风劲”,见出天气的萧瑟。这两句为下文的思念作铺垫。“闻道胡边,早得见、漫空飞雪”三句,写边地早春景象,以雪喻愁,抒发了对远在天边的佳人的怀念。 “定久客”三句,化用王之涣《登鹳雀楼》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