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仙引
【注】迷仙引:词牌名。蓼花:即蓼叶,水边的植物。 移近山茨:靠近山草。茨:茅草。 爱冷红开簇簇:喜欢那寒色中开放的花朵。 有一种名字,水禽偏好,飞来无限:指白鹭。有一种水禽特别喜欢这种地方的水生植物。 萍叶萍花,鸥莎占取长一半:水面上的浮萍、荷叶和莲花被鸥鸟占据,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 胜寂寥几点、败荷雪雁:胜过寂寞的几点残荷与雪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人以清雅的笔触描摹蓼花
迷仙引 霜天霁,冻阁茶烟,萦帘丝细。粉剩脂残人乍起。增娇媚。剪尺摩挲,怕宿酲还醉。思远道,阑干倚。鱼渺雁绝,懒对青铜照,从鬟委。冷清清地。乌东上,蟾西下,年华且漫夸秾李。北塞枉凝睇。 注释与赏析: - 霜天霁: 描述天气晴朗,霜气散去的情境。 - 冻阁茶烟,萦帘丝细: 指冬天的阁楼里,茶叶的香气缭绕在空气中,与窗帘上的绣线细密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粉剩脂残人乍起:
迷仙引 · 访迷楼故址 迷楼何处?棠梨香冷,御苑云深。堤畔销魂,只送行人来去。摇荡春光如许。似把兴亡诉。看廿四桥头,三千殿脚,一天丝雨。 【注释】 迷楼:指隋炀帝的行宫。 棠梨香冷,御苑云深,迷楼何处? 迷楼:指隋炀帝的行宫。 棠梨香冷:指春天时,棠梨树的花已经凋落,只剩下清香的味道了。 御苑云深:指皇家的园林深处云雾缭绕,景色如画。 迷楼何处?:迷楼在哪里呢
迷仙引 · 诗话总龟:石曼卿尝于平阳舍中,代作寄严师鲁诗,曼卿殁后见梦于关永言,永言乃增损其词,度以春郊霁。画肪依芳,渚风漪细。绣鸭引雏鱼浪起。柔蓝媚。柳絮搓绵,草薰游人醉。韶景骤,筝雁宵慵倚。悭雨困日,过眼花如锦,惊尘委。冷红铺地。双鸳印泥,香尚腻。呼莺燕,寻桃李。怯更展愁睇。艳阳暗,凋红翠。花落难留,逝景难追付流水。题怨曲、宫沟寄。寄沧波、点滴伤春泪。红休洗。眷平芜、目极遥天里。掩离觞
【诗句解读】 1. 扶上珠盘,歌动行云,佩服娴雅。学舞霓裳,轻盈姿态难写。绽粉腮,邀一顾,倍千金声价。 - “扶上珠盘”:指登上装饰华丽的桌子或台子,这里指宴会场合; - “歌动行云”:歌声高亢悠扬,如同飘动的彩云; - "佩服娴雅":赞美对方举止优雅、文静; - "学舞霓裳":学习舞蹈中的霓裳羽衣舞,形容女子跳舞时飘逸美丽; - "轻盈姿态":指动作轻盈优美; - "绽粉腮":形容女子面颊微红
迷仙引 春阴霁。 岸柳参差,袅袅金丝细。 画阁昼眠莺唤起。 烟光媚。 燕燕双高,引愁人如醉。 慵缓步,眉敛金铺倚。 嘉景易失,懊恼韶光改。 花空委。 忍厌厌地。 施朱粉,临鸾鉴,腻香销减摧桃李。 独自个凝睇。 暮云暗、遥山翠。 天色无情,四远低垂淡如水。 离恨托、征鸿寄。 旋娇波、暗落相思泪。 妆如洗。 向高楼、日日春风里。 悔凭阑、芳草人千里。 注释:春雨过后天气晴朗,岸边的柳树参差不齐
迷仙引 才过笄年,初绾云鬟,便学歌舞。席上尊前,王孙随分相许。算等闲、酬一笑,便千金慵觑。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注释: - 才过笄年:指女子十五岁时。笄,古代女子束发用的簪子,此处泛指成年礼。 - 初绾云鬟:指女子初次梳理云一般的长发。绾,把头发编成辫子。 - 便学歌舞:便开始学习歌舞表演。 - 席上尊前:在宴席或宴会上。尊指酒器,这里指酒杯,前指前面的席位。 - 王孙:贵族子弟
断续寒汀,容与芳洲,斜倚高岸。 移近山茨,绿葵定得相伴。 爱冷红开簇簇,映采香人面。 有一种名字,水禽偏好,飞来无限。 垂钓休教绊。 过雨尤堪玩。 萍叶萍花,鸥莎占取长一半。 试写入、千丝东绢。 胜寂寥几点、败荷雪雁
棠梨香冷,御苑云深,迷楼何处。堤畔销魂,只送行人来去。摇荡春光如许。似把兴亡诉。看廿四桥头,三千殿脚,一天丝雨。 往事浑无据。莫问离宫路。蔓草寒烟,已耕断隋皇古墓。纵昔日、明珰翠羽。被东风添上,数抔黄土
。 《迷仙引》是元代散曲家王伯成创作的一首散曲,收录于《全元散曲》,此曲为写景之作。 作者简介 王伯成 王伯成(1280—?),字仲远,号东皋子。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明初至中叶间,历仕元、明两朝。曾官翰林院编修。 创作背景 《迷仙引》是王伯成创作的一首散曲,收录于《全元散曲》,此曲为写景之作。 作品原文 [双调]沉醉东风·春情 碧玉窗前花满地。红杏墙头人独倚。风飘絮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