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争触战,叹流徙、蒸民血填沟壑。蚁争触战,任此生、销铄庭槐下。蚁争触战,到斜阳、一梦终难觉。蚁争触战,逞霸图王略。
谁道蚁争触战,向而今、偏恶百千载。蚁争触战,看青史覆辙资颦噱。蚁争触战,问甚时休却。

【赏析】

此词是作者在南宋灭亡之后所作,其时元兵已南下,国势日蹙。词人借对蚁争触战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南宋覆亡的悲愤之情。全词上片写蚁争触战之状,下片抒发亡国之痛。起笔写蚁之众多,“蚁争触战”四字,形象地描绘了元兵入侵时的情景。“蚁争触战”,是蚂蚁争夺巢穴,互相斗争的场面。这里用一“争”字,表现了蚁群的贪婪和凶残,也暗含了元兵入侵中原的残酷和野蛮。“叹流徙、蒸民血填沟壑”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蚂蚁虽然凶猛,但终究难逃一死。而百姓却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鲜血染红了土地和沟壑。这种残酷的现实,使作者感到震惊、痛心。“蚁争触战”,“任此生”、“销铄庭槐下”。这几句都是说蚂蚁们只顾争斗,不顾生死,它们把庭院里的槐树都蛀蚀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这既是对蚂蚁的讽刺,也是对元兵入侵的控诉。

过片“蚁争触战,到斜阳、一梦终难觉。”三句是对全词主旨的概括。这里,作者以蚂蚁喻指南宋统治集团,指出他们的贪残和无能。他们只顾争权夺利,只顾眼前的利益,却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到斜阳”一句更是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对南宋灭亡的惋惜和无奈。“逞霸图王略”,这是对元军的讽刺,意思是元军虽然强横跋扈,但他们的野心终究难以实现。

下片“谁道蚁争触战,向而今、偏恶百千载。”“谁道”二字反问,语气强烈,表明作者对元军入侵的痛恨和对南宋统治者的谴责。“偏恶百千载”,则是说这种恶行不仅没有受到惩罚,反而被延续了数百年。作者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民族未来的忧虑。

最后“看青史覆辙资颦噱”,“看”字有“观察”的意思,“覆辙资颦噱”是说历史上已经有很多这样的覆辙,现在又有人拿它来开玩笑。这里的“颦噱”指的是讥笑、嘲笑的意思。作者认为这些统治者只会玩弄权术,不顾民生,最终只会落得一个可悲的结局。

这首词语言简练,寓意深刻,通过描写蚂蚁之争,表达了对元兵入侵和南宋灭亡的悲痛之情。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