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东
生查子 吹箫跨凤游,拔剑闻鸡起。艳想与豪情,蕴结胸怀里。 朝为美少年,夕暮成憔悴。万事转头空,愁鉴恒河水。 注释: 1. 生查子:一种古代汉族歌曲名。 2. 箫和凤:指吹箫和跳凤凰舞,是古代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3. 拔剑:拔剑四顾心壮志,表示豪情壮志。 4. 艳想与豪情:指男女之间的情欲和豪情壮志。 5. 蕴结:积聚、沉淀,指内心的情感积累。 6. 朝为美少年:早晨还是一个英俊的少年
【注释】 坠楼沈水:形容昭君出塞时的悲凄。 国色一朝倾:指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之事,“一朝”指一旦。 出塞昭君:指王昭君。 荒冢草独青:意谓昭君墓上的草,独自青青。 知音少:指知音难寻。 长陪燕婉:即长伴欢乐。燕婉,夫妻恩爱之意。 长陪燕婉:即长伴欢乐。 金错琵琶:指王昭君所弹的琵琶。 四弦寥亮:琵琶弦声悠扬。 整理金错琵琶:指整理琵琶。 请君弹数声:意思是希望王昭君弹奏几曲。 【赏析】
【注释】 “天仙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桃花”、“千秋岁”。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四句。前片四句,后片四句。 天外平芜山外山:意思是天上没有尽头的平地,山外还有山。形容地势高远,视野开阔。 何时重唱大刀环:意思是什么时候再唱起那首《大刀令》来?表示思念之情。大刀环指代《大刀会》。 妆台留物几多般:意思是梳妆台上还留下了许多东西。指离别时所带走的物品。 珠络索玉连环:指珍珠、宝石制成的首饰
梅弄影 · 题充和画红梅,用邱宗卿韵 好春期定。雪意随风逞。春亦如人梦醒。笔底飞香,扶春红袖靓。 玉楼朝凭。婉婉开妆镜。镜匣池光交映。略点胭脂,与画同顾影。 注释: 1. 好春期定:春天的美好时刻已经到来。 2. 雪意随风逞:雪的意象随风飘散。 3. 春亦如人梦醒:春天的到来让人仿佛从梦中醒来。 4. 笔底飞香:形容笔下的梅花如同有香气一般。 5. 扶春红袖靓
鹧鸪天 岁月从渠去不还。老夫常作少年观。莫愁筋力慵登涉,譬似婴儿学步难。 求大药,驻衰颜。痴人说梦意全删。北邙山下累累冢,笑问彭殇若是班。 注释:这是一首词人自咏之作。词的上阕写词人虽然年老,但依然像少年一样,保持着一种乐观的心态;下阕则通过比喻和反问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词语言生动形象,富有哲理意味
【注释】 香海榛芜故苑,花光黯黮清溪。:香海榛芜,是写梅花盛开,而“黯黮”二字形容梅花的颜色暗淡。 携客寻幽甚处,空负心期。:携客寻找幽静之处,但心中所想的却是梅花,却空然辜负了心愿。 消夜唯宜酒,催春更觅诗。:消夜晚上只有喝酒来消遣,春天里要吟诗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感。 人与东君竞快,雪掩疏枝。:人与东君(指春风)竞快,即人们争相迎接春天的到来。而雪花已经把梅花的枝头遮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芳草渡边的离别情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 1. 曲径好,认绣毂雕鞍,竞携佳侣。乍一声骊唱,归程自指烟雨。尊酒情味苦。听尊前低诉。柰向晚、雁阵冲寒,欲背人去。 - “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径,“绣毂”是指装饰精美的车轮,“雕鞍”则是指华丽的马鞍。这些描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 “乍一声骊唱”中的“骊唱”可能指的是骊山的歌声,也可能指的是一种乐器的声音
浅碧笼裳。印麝尘步屧,尚识秋娘。共惊劫后,岁华渐老,游踪到处,偏近斜阳。绣围锦绕湖山畔,似窥镜、重理新妆。胜故乡。败垣废圃,难藉壶觞。 芙蓉谩说宜霜。恨化工未与,蝶粉蜂黄。斗将春艳,万花避色,移归燕席,一水都香。暮笳呜咽西风紧,送回棹、镫影飘凉。系寸肠。更追旧日清狂。 注释: 1. 浅碧笼裳:浅绿色的衣服被包裹着。 2. 印麝尘步屧:脚踩着沾满麝香的泥垢。 3. 尚识秋娘:还记得那年秋天的人儿。
点绛唇 来不须臾,去时又恐音尘绝。紫箫声阕。便抵阳关彻。 佯笑尊前,只作寻常别。罗巾摺。背人偷熨。点点啼鹃血。 译文: 刚刚来到,却又担心离开后没有消息;听到箫声已结束,就仿佛听到了阳关的曲子也结束了。 假装笑着在酒席面前告别,假装是平常的分别,把头巾折叠起来,偷偷地擦干眼泪。 背对人偷偷地整理衣服,眼泪滴落下来,滴在了琵琶上。 赏析: 此首词写闺中女子送别情人的情景。起句“来不须臾
石城虎踞,形势本嵯峨。 石城的地势像虎的蹲伏一样险要,形势原本非常雄伟。 从头算,兴亡事,且高歌。 从开始到结束,兴衰成败的事情,暂且高歌一曲吧。 汉方瘥。吴会三分地,萧梁末,台城破。南唐继,琼枝好,亦烟萝。 汉时已经恢复,吴、会两州是三国时的分界之地,到了萧梁末年,台城被攻破。南唐继位,就像美丽的琼树一样,也像烟雾缭绕的萝藤那样美丽。 六代匆匆覆辙,相寻遍、天意无颇。叹明都终始,王业暗消磨